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「我差你們去,如同羊進入狼群;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。你們要防備人;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會,也要在會堂裡鞭打你們,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,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。你們被交的時候,不要思慮怎樣說話,或說什麼話。到那時候,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;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,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。弟兄要把弟兄,父親要把兒子,送到死地;兒女要與父母為敵,害死他們;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。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。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,就逃到那城裡去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以色列的城邑,你們還沒有走遍,人子就到了。學生不能高過先生;僕人不能高過主人。學生和先生一樣,僕人和主人一樣,也就罷了。人既罵家主是別西卜(別西卜:是鬼王的名),何況他的家人呢?」「所以,不要怕他們;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,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。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,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;你們耳中所聽的,要在房上宣揚出來。那殺身體,不能殺靈魂的,不要怕他們;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,正要怕他。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?若是你們的父不許,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;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。所以,不要懼怕,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!」「凡在人面前認我的,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;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,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。」」太10:16-33
經文黙想:
1) 主耶穌與門徒有怎樣的關係? 這關係帶來甚麼逼迫、苦難、衝突試驗遭遇?
2) 「不要怕」、「忍耐到底」的因由與能力是甚麼?
生活應用:
是的,因信基督我們會遭遇苦難,會被誤解,被歪曲…甚至生命受威脅,但主應許必看顧!
在當下的暗處困境中,請先安靜敬拜,聆聽主的柔聲細語,等候祂的啟滴指引。
信息分享:
今天經文是耶穌差派門徒傳福音前所講的話,你可能奇怪耶穌差派門徒傳福音為甚麼要講這些話。其實耶穌在表達一個很重要的信息,傳福音是屬靈爭戰,是從撒旦手裡將一些人搶出來,歸入神名下,所以反抗傳福音的勢力非常大,那是黑暗的勢力。
人不可能用自己的方法抵抗這勢力,因為是靈界的黑暗勢力。耶穌說這黑暗邪惡勢力會運用一切手段攻擊屬神的人,攔阻他們做福音工作,牠們會利用宗教勢力,「把你們交給公會」是宗教勢力;也會利用政治勢力,「送到諸侯君王面前」是政治勢力;又會利用家人的勢力,利用人的弟兄、兒女、父母做這工作,甚至利用根本不認識的人,「被眾人恨惡」,去加強影響力。
撒旦的勢力非常龐大,究竟人應該怎樣面對?我們不是靠著聖靈就有超自然能力,可以勝過這勢力。耶穌說:「學生不能高過先生;僕人不能高過主人。」撒旦透過這些人攻擊耶穌,稱耶穌是別西卜,何況跟從祂的人呢?耶穌不是用超自然方法推翻這些勢力。
耶穌教導門徒用忍耐到底的方法,而忍耐是靠著神,有智慧面對各樣攻擊,「靈巧像蛇」就是用智慧迴避一切攻擊,但要保持良善單純的心,不要因人的攻擊,內心充滿怨恨,這是非常重要的教導。耶穌更教導門徒怎樣等候聖靈的引導,不需要為自己辯護、說話。
你需要在神裡安靜等候經過那些日子,甚至求神讓你有智慧逃避,讓你仍有機會在世上做見證。耶穌教導門徒怎樣在罪惡勢力裡,堅忍做福音工作。我們可能會害怕面對這種衝突,害怕這些勢力,耶穌卻明明教導:「不要怕他們;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,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。」這是甚麼意思呢?
那些被撒旦利用的勢力做的全是不義的事,的確,他們做的過程中好像沒有人知道,他們亦不斷掩飾,但都必受神的審判,必定顯露。耶穌教導門徒不要懼怕的原因,因為神在其中有審判;耶穌教導門徒不要怕的另一原因,就是他們只能殺身體,不能殺靈魂。
我們未必能逃避這些勢力,但耶穌教導我們兩個不用怕的原因,一是神有審判,二是他們不能毀滅我們的生命,並且若不是神容許,我們不會經驗這些事。的確艱難,但神沒有要我們都殉道,神在我們身上有不同旨意,成就福音的工作,所以耶穌說不要怕,因為是神所容許。
所以在忍耐的過程,我們要記著耶穌的教導,安靜等候聖靈引導我們說當說的話,有智慧防備攻擊,逃避一些災難,但要認定三個不要怕,認定神必有審判,認定生命在神的手裡,認定若不是神許可,我們必不受害。我們有這三個認定,我們就更有力量忍耐黑暗的勢力。當我們傳福音被攻擊、藐視,求神幫助我們能忍耐到底,有這三個認定,有智慧、有力量渡過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在我們生命裡所成就的工作,遠超過我們所想所求,祢要我們的生命在地上作鹽、作光,將祢的真理傳揚,將祢的生命顯露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當我們面對黑暗的勢力,我們仍然有力量彰顯祢的生命,叫我們認定祢是愛我們的神,認定祢的審判,認定我們的生命在祢手裡,認定祢的旨意,以致我們可以忍耐地上這些日子。求祢幫助我們,堅定我們的信心,加強我們忍耐的力量,直到我們見祢的面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2018年8月7日星期二
2018年8月6日星期一
《忍耐果子---默然倚靠…離棄「不平」》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,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。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,又如青菜快要枯乾。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,住在地上,以他的信實為糧;又要以耶和華為樂,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。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,並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,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。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,耐性等候他;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。當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;不要心懷不平,以致作惡。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;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。還有片時,惡人要歸於無有;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。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,以豐盛的平安為樂。」詩37:1-11
「不輕易發怒的,勝過勇士;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。」箴16:32
經文黙想:
1) 詩人為何事曾「心懷不平」? 「心懷不平」是一種怎樣的狀況?有甚麼危險?
2) 如何醫治「心懷不平」? 作惡和等候耶和華,兩者的結局分別是什麼?
生活應用:
當你「心懷不平」的時候,你內心所充滿的是甚麼?
這個世界是「惡」的,甚至「惡」也會藏在宗教信仰內。我們實在要小心,不要被「惡」所攪動,以致內心失去以「神」為靶心的焦點!
信息分享:
每個人面對一些發生的事情,心裡都會有反應,那些反應基於人裡面的標準,當事情超越他的標準,他不能接受,心裡就會波動。此處說的心懷不平,其實就是裡面的波動,可以是憤怒、不開心的波動,甚至嚴重點到抑鬱。為甚麼人心裡有波動呢?因為人會用他心裡的標準、尺度放在別人身上,當別人不符合他的標準,他內裡會不平。
人都渴望對方符合他內心的標準,所以每天可以有很多不平,大小的不平。若我們發現我們的標準表面上符合神的標準,我們會更覺不平,想:神為甚麼不處理這問題?原來神回來解決罪惡之前,神容許不義存在。我們要知道不單別人不義,我們同樣會不義,神教導我們在這情況下,我們不要看別人,不要求別人,要看自己。
看到不義,詩人說:「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,住在地上,以他的信實為糧;又要以耶和華為樂」,詩人體會神要求每個人怎樣建立自己的心。「倚靠耶和華而行善」,就是你將自己放在神的善裡,與善同行,你不是將善作為尺度放在人身上,要求人行善。神要求我們學習在善裡,與善同行,我們學習當看見不平事情,要相信神說的話必成就,只是時間不是我們所想而已。
「以他的信實為糧」,意思相信神必按祂的標準作出審判。「以耶和華為樂」,因為我們看見神裡有公義、有愛。當我們這樣看、經歷,原來神是這樣操練、改變我們的心。當我們的心不斷改變,內裡就有平安,反而能發出神的公義,不是自己的公義。
詩人提醒我們要耐性等候神,我們心的轉變需要耐性,不可能一下子改變,我們心的改變很緩慢,若我們很頑梗,改變更緩慢,但神耐性等候我們,我們也需要耐性等候神。這世界不會變得越來越好,要耐性等候神回來,處理罪惡的問題,我們的心需要平靜,所以詩人說不要因為作惡的心懷不平,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。
當我們的心慢慢穩定,就有力量止住怒氣,因為神在我們裡面工作,神改變我們的眼目,不再看別人的不義,反而看自己有沒有提升自己的義,提升自己的心,改變自己的心,就能等候神的公義。當我們願意等候,就會看見神不是不工作,神會透過我們的義做工作,神會透過我們等候、忍耐的生命流露做工作。
當神與我們同在,公義就在我們生命裡顯露出來,不需要我們說公義,神在我們生命裡顯出公義。當人這樣等候、忍耐,內裡有平安、喜樂,世人會驚訝他的生命為甚麼不一樣。箴言智者提到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。能治服己心,令心不波動,裡面就有穩定的力量,能倚靠神行善。
這種力量來自倚靠神、等候神。怎樣才能做到?甚麼是耐性等候呢?為甚麼心裡常常波動,不能等候神,希望神立即解決問題呢?因為你的眼目注意不義的事,心無法平靜。若你的眼目注意神,你會發現神引領你一步步看見祂的公義。這是人很難理解的事,除非你讓心在神裡面看見神,能與神同行,你內裡才有平靜,心裡才有力量。
忍耐絕對是裡面的力量,忍耐是治服己心。當你能在神裡治服己心,這忍耐果子會產生巨大力量,影響你身邊所有人,亦彰顯出神的性情在你生命裡。盼望我們學習忍耐等候,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心裡柔和謙卑,所以我們要學習祢的心,同樣柔和謙卑。主阿!讓我們的眼目專注在祢身上,讓我們心裡的不平仰望祢的公義,讓我們的心因倚靠祢能安靜,叫我們知道惡人必被剪除,祢的審判必要臨到地上。願投靠祢的人得享安靜,承受地土,因為祢與我們同在、同住,願祢引領我們的心,使我們的心能平靜。願聖靈幫助我們治服我們的心,叫我們的心有力量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。求祢引導、祝福我們,叫我們不會因心裡不平而犯罪,讓我們的心以祢為樂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經文:
「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,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。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,又如青菜快要枯乾。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,住在地上,以他的信實為糧;又要以耶和華為樂,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。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,並倚靠他,他就必成全。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,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。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,耐性等候他;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。當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;不要心懷不平,以致作惡。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;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地土。還有片時,惡人要歸於無有;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。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,以豐盛的平安為樂。」詩37:1-11
「不輕易發怒的,勝過勇士;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。」箴16:32
經文黙想:
1) 詩人為何事曾「心懷不平」? 「心懷不平」是一種怎樣的狀況?有甚麼危險?
2) 如何醫治「心懷不平」? 作惡和等候耶和華,兩者的結局分別是什麼?
生活應用:
當你「心懷不平」的時候,你內心所充滿的是甚麼?
這個世界是「惡」的,甚至「惡」也會藏在宗教信仰內。我們實在要小心,不要被「惡」所攪動,以致內心失去以「神」為靶心的焦點!
信息分享:
每個人面對一些發生的事情,心裡都會有反應,那些反應基於人裡面的標準,當事情超越他的標準,他不能接受,心裡就會波動。此處說的心懷不平,其實就是裡面的波動,可以是憤怒、不開心的波動,甚至嚴重點到抑鬱。為甚麼人心裡有波動呢?因為人會用他心裡的標準、尺度放在別人身上,當別人不符合他的標準,他內裡會不平。
人都渴望對方符合他內心的標準,所以每天可以有很多不平,大小的不平。若我們發現我們的標準表面上符合神的標準,我們會更覺不平,想:神為甚麼不處理這問題?原來神回來解決罪惡之前,神容許不義存在。我們要知道不單別人不義,我們同樣會不義,神教導我們在這情況下,我們不要看別人,不要求別人,要看自己。
看到不義,詩人說:「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,住在地上,以他的信實為糧;又要以耶和華為樂」,詩人體會神要求每個人怎樣建立自己的心。「倚靠耶和華而行善」,就是你將自己放在神的善裡,與善同行,你不是將善作為尺度放在人身上,要求人行善。神要求我們學習在善裡,與善同行,我們學習當看見不平事情,要相信神說的話必成就,只是時間不是我們所想而已。
「以他的信實為糧」,意思相信神必按祂的標準作出審判。「以耶和華為樂」,因為我們看見神裡有公義、有愛。當我們這樣看、經歷,原來神是這樣操練、改變我們的心。當我們的心不斷改變,內裡就有平安,反而能發出神的公義,不是自己的公義。
詩人提醒我們要耐性等候神,我們心的轉變需要耐性,不可能一下子改變,我們心的改變很緩慢,若我們很頑梗,改變更緩慢,但神耐性等候我們,我們也需要耐性等候神。這世界不會變得越來越好,要耐性等候神回來,處理罪惡的問題,我們的心需要平靜,所以詩人說不要因為作惡的心懷不平,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。
當我們的心慢慢穩定,就有力量止住怒氣,因為神在我們裡面工作,神改變我們的眼目,不再看別人的不義,反而看自己有沒有提升自己的義,提升自己的心,改變自己的心,就能等候神的公義。當我們願意等候,就會看見神不是不工作,神會透過我們的義做工作,神會透過我們等候、忍耐的生命流露做工作。
當神與我們同在,公義就在我們生命裡顯露出來,不需要我們說公義,神在我們生命裡顯出公義。當人這樣等候、忍耐,內裡有平安、喜樂,世人會驚訝他的生命為甚麼不一樣。箴言智者提到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。能治服己心,令心不波動,裡面就有穩定的力量,能倚靠神行善。
這種力量來自倚靠神、等候神。怎樣才能做到?甚麼是耐性等候呢?為甚麼心裡常常波動,不能等候神,希望神立即解決問題呢?因為你的眼目注意不義的事,心無法平靜。若你的眼目注意神,你會發現神引領你一步步看見祂的公義。這是人很難理解的事,除非你讓心在神裡面看見神,能與神同行,你內裡才有平靜,心裡才有力量。
忍耐絕對是裡面的力量,忍耐是治服己心。當你能在神裡治服己心,這忍耐果子會產生巨大力量,影響你身邊所有人,亦彰顯出神的性情在你生命裡。盼望我們學習忍耐等候,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心裡柔和謙卑,所以我們要學習祢的心,同樣柔和謙卑。主阿!讓我們的眼目專注在祢身上,讓我們心裡的不平仰望祢的公義,讓我們的心因倚靠祢能安靜,叫我們知道惡人必被剪除,祢的審判必要臨到地上。願投靠祢的人得享安靜,承受地土,因為祢與我們同在、同住,願祢引領我們的心,使我們的心能平靜。願聖靈幫助我們治服我們的心,叫我們的心有力量止住怒氣,離棄忿怒。求祢引導、祝福我們,叫我們不會因心裡不平而犯罪,讓我們的心以祢為樂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2018年8月5日星期日
《忍耐果子---作僕人…行善受屈中順服》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親愛的弟兄啊,你們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;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。你們在外邦人中,應當品行端正,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,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在鑒察(或作:眷顧)的日子歸榮耀給神。你們為主的緣故,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,或是在上的君王,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。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,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。你們雖是自由的,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,(或作:陰毒)總要作神的僕人。務要尊敬眾人,親愛教中的弟兄,敬畏神,尊敬君王。你們作僕人的,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;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,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。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神,就忍受冤屈的苦楚,這是可喜愛的。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,能忍耐,有什麼可誇的呢?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,能忍耐,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。你們蒙召原是為此;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。他並沒有犯罪,口裡也沒有詭詐。他被罵不還口;受害不說威嚇的話,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。他被掛在木頭上,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義上活。因他受的鞭傷,你們便得了醫治。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,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。」彼前2:11-25
經文黙想:
1) 彼得提醒信徒要持守甚麼身份在世生活? 當遭到毀謗、輕視、或無理的對待時,我們要用怎樣的角度去經歷這些事?
2) 「蒙召原是為此」的「此」是指什麼? 這與「跟隨他的腳蹤行」有怎樣的關係?
生活應用:
你認定是神的僕人這屬靈身份嗎?你願意跟基督,以沉忍行善的態度,背負日常生活中的不平擔子,來承行天父的旨意嗎?
信息分享:
神未回來作出審判前,在罪惡世界裡,我們都不能逃避,要忍耐罪帶來的結果,忍耐不單是忍受別人犯罪帶來的後果,同樣要忍耐自己犯罪帶來的結果。看這世界,每個國家的君王、領導人,都有他的罪惡,沒有一人能符合人的要求,更不符合神的標準。所以罪的充斥每天都在增加,帶給人很大痛苦。
彼得當時的環境也是這樣,他們面對的環境可能比我們更艱難,因為他們受到信仰上的逼迫,生活上受到很多攻擊。彼得教導所有弟兄姊妹、所有屬神的人,一個很重要的信息,大家要作神的僕人,忍耐那些日子。彼得說:「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」。在神未回來前,祂怎樣解決、處理世上罪的問題,聖經說以善勝惡,神不是用以牙還牙的方式,在祂還忍耐的時候,祂以善勝惡。
所以基督耶穌是很重要的榜樣,祂行出以善勝惡的標準,因此我們作為神的僕人,我們同樣要以善勝惡。因此彼得教導,神的旨意原是要我們行善,讓惡因善的緣故有機會改變,堵住無知人的口。只有你行在善中,人才沒法說甚麼。這裡說的行善指甚麼呢?我們想行善,多數會想起做善事。
彼得提到有幾個層面能表達出你是神的僕人,第一,尊敬眾人。第二,親愛弟兄。第三,敬畏神。第四,尊敬君王。這是作為神的僕人,你要行的善,表達神的美善、神的真理。人若能尊敬人,彼此間的傷害就會減少,可惜太多人卻沒有尊敬。在神的創造裡,有不同的位份,為要叫人學習彼此尊重,顯出神的秩序、神的愛。
不需要多講愛弟兄,因為約翰已常常教導。敬畏神指跟從神,以神為首。我們比較少說尊敬君王,彼得教導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,或是在上的君王。為甚麼要尊敬君王呢?彼得又說:「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,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。」因為君王的位份是神訂立,因此我們尊敬君王,其實是尊敬神,這是很重要的教導。
我們行在神裡,忍耐這一切罪惡帶來的苦楚,人才看到神的善。我們知愛是恆久忍耐,我們若在真理中忍耐,其實就在表達神的愛。因此彼得舉出耶穌的例子,
祂在受審的過程中,口裡沒有詭詐,被罵不還口,受害不說威嚇的話,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基督耶穌留下很重要的以善勝惡榜樣,祂以神的愛成就救恩,使人有機會轉向神。
一切都在神的審判下,我們既信神的愛包含神的公義,我們更要相信神的審判必定臨到,所以彼得叫我們跟隨耶穌的腳蹤行。的確,彼得那時的處境很艱難,他們面對不合理的制度、君王和罪帶來的荒謬、不義,令人難以忍受。
當我們覺得困難,讓我們想起耶穌,祂已面對了,我們同樣要學習面對。彼得說:「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。」我再強調,耶穌說:「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。」在罪惡世界裡,我們沒有別的方法,只有神的方法,以善勝惡,忍耐到神的審判臨到。我們需要持定這點,在神裡結出聖靈忍耐的果子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不是只叫我們忍耐,祢成為我們的榜樣,讓我們看見祢以愛、以善勝惡,勝過人心裡的艱難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學習跟隨祢,忍耐不是無奈,忍耐是愛裡很重要的力量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看見這力量大過罪惡的力量,能讓人的心轉向祢。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緊緊跟隨祢的腳步,忍耐到底,叫我們的生命能榮耀祢,我們的生命成為更多人的祝福。求祢記念我們,幫助我們,使我們因祢得到安慰、祝福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經文:
「親愛的弟兄啊,你們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;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。你們在外邦人中,應當品行端正,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,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在鑒察(或作:眷顧)的日子歸榮耀給神。你們為主的緣故,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,或是在上的君王,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。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,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。你們雖是自由的,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,(或作:陰毒)總要作神的僕人。務要尊敬眾人,親愛教中的弟兄,敬畏神,尊敬君王。你們作僕人的,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;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,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。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神,就忍受冤屈的苦楚,這是可喜愛的。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,能忍耐,有什麼可誇的呢?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,能忍耐,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。你們蒙召原是為此;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。他並沒有犯罪,口裡也沒有詭詐。他被罵不還口;受害不說威嚇的話,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。他被掛在木頭上,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義上活。因他受的鞭傷,你們便得了醫治。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,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。」彼前2:11-25
經文黙想:
1) 彼得提醒信徒要持守甚麼身份在世生活? 當遭到毀謗、輕視、或無理的對待時,我們要用怎樣的角度去經歷這些事?
2) 「蒙召原是為此」的「此」是指什麼? 這與「跟隨他的腳蹤行」有怎樣的關係?
生活應用:
你認定是神的僕人這屬靈身份嗎?你願意跟基督,以沉忍行善的態度,背負日常生活中的不平擔子,來承行天父的旨意嗎?
信息分享:
神未回來作出審判前,在罪惡世界裡,我們都不能逃避,要忍耐罪帶來的結果,忍耐不單是忍受別人犯罪帶來的後果,同樣要忍耐自己犯罪帶來的結果。看這世界,每個國家的君王、領導人,都有他的罪惡,沒有一人能符合人的要求,更不符合神的標準。所以罪的充斥每天都在增加,帶給人很大痛苦。
彼得當時的環境也是這樣,他們面對的環境可能比我們更艱難,因為他們受到信仰上的逼迫,生活上受到很多攻擊。彼得教導所有弟兄姊妹、所有屬神的人,一個很重要的信息,大家要作神的僕人,忍耐那些日子。彼得說:「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」。在神未回來前,祂怎樣解決、處理世上罪的問題,聖經說以善勝惡,神不是用以牙還牙的方式,在祂還忍耐的時候,祂以善勝惡。
所以基督耶穌是很重要的榜樣,祂行出以善勝惡的標準,因此我們作為神的僕人,我們同樣要以善勝惡。因此彼得教導,神的旨意原是要我們行善,讓惡因善的緣故有機會改變,堵住無知人的口。只有你行在善中,人才沒法說甚麼。這裡說的行善指甚麼呢?我們想行善,多數會想起做善事。
彼得提到有幾個層面能表達出你是神的僕人,第一,尊敬眾人。第二,親愛弟兄。第三,敬畏神。第四,尊敬君王。這是作為神的僕人,你要行的善,表達神的美善、神的真理。人若能尊敬人,彼此間的傷害就會減少,可惜太多人卻沒有尊敬。在神的創造裡,有不同的位份,為要叫人學習彼此尊重,顯出神的秩序、神的愛。
不需要多講愛弟兄,因為約翰已常常教導。敬畏神指跟從神,以神為首。我們比較少說尊敬君王,彼得教導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,或是在上的君王。為甚麼要尊敬君王呢?彼得又說:「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,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。」因為君王的位份是神訂立,因此我們尊敬君王,其實是尊敬神,這是很重要的教導。
我們行在神裡,忍耐這一切罪惡帶來的苦楚,人才看到神的善。我們知愛是恆久忍耐,我們若在真理中忍耐,其實就在表達神的愛。因此彼得舉出耶穌的例子,
祂在受審的過程中,口裡沒有詭詐,被罵不還口,受害不說威嚇的話,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基督耶穌留下很重要的以善勝惡榜樣,祂以神的愛成就救恩,使人有機會轉向神。
一切都在神的審判下,我們既信神的愛包含神的公義,我們更要相信神的審判必定臨到,所以彼得叫我們跟隨耶穌的腳蹤行。的確,彼得那時的處境很艱難,他們面對不合理的制度、君王和罪帶來的荒謬、不義,令人難以忍受。
當我們覺得困難,讓我們想起耶穌,祂已面對了,我們同樣要學習面對。彼得說:「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,給你們留下榜樣,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。」我再強調,耶穌說:「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。」在罪惡世界裡,我們沒有別的方法,只有神的方法,以善勝惡,忍耐到神的審判臨到。我們需要持定這點,在神裡結出聖靈忍耐的果子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不是只叫我們忍耐,祢成為我們的榜樣,讓我們看見祢以愛、以善勝惡,勝過人心裡的艱難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學習跟隨祢,忍耐不是無奈,忍耐是愛裡很重要的力量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看見這力量大過罪惡的力量,能讓人的心轉向祢。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緊緊跟隨祢的腳步,忍耐到底,叫我們的生命能榮耀祢,我們的生命成為更多人的祝福。求祢記念我們,幫助我們,使我們因祢得到安慰、祝福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2018年8月4日星期六
《忍耐果子---受苦心志…活於當下》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基督既在肉身受苦,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,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,就已經與罪斷絕了。你們存這樣的心,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,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。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、惡慾、醉酒、荒宴、群飲,並可惡拜偶像的事,時候已經夠了。他們在這些事上,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,就以為怪,毀謗你們。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。為此,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,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,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。」彼前4:1-6
「親愛的弟兄啊,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(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)倒要歡喜;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,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,也可以歡喜快樂。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,便是有福的;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。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、偷竊、作惡、好管閒事而受苦。若為作基督徒受苦,卻不要羞恥,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。因為時候到了,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。若是先從我們起首,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?若是義人僅僅得救,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?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,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。」彼前4:12-19
經文黙想:
1)「在肉身受苦」是甚麼意思?這樣的心志給予生命有怎樣的力量?
2) 基督徒在世為何會遭到迫逼與試驗?信徒所受之苦是指甚麼苦?
生活應用:
「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,便是有福的;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。」(v.14 )
當我們立志與基督一同受苦,神榮耀的靈就住在我們裏面,苦難迫逼就不能打倒我們了!你立了這心志嗎?
信息分享:
罪帶給生命痛苦,所以你在世上不可能脫離痛苦,你必須忍耐經過罪帶來的痛苦,你雖然信了主,但不要以為因此你不需要經歷這些痛苦。太多人求神不要叫他經歷太多艱難、痛苦、問題,但從聖經的啟示,知道其實這些是錯的禱告,聖經一向的教導,甚至耶穌也說跟隨祂的人必須受苦,因此你要明白你應該怎樣祈禱。你不要祈禱避開苦難,你該祈禱怎樣面對苦難,怎樣忍受苦難。
彼得讓我們知道信主的人應該怎樣面對罪帶來的痛苦,第一,不可因自己的罪受苦,他說:「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、偷竊、作惡、好管閒事而受苦。」若因做了這些事影響自己的生命,影響與人與神的關係,承受後果而受苦,這是不應當的。我們需要在神面前學習免去這些苦,那些因罪帶來的苦難,我們願意離開罪惡不再受這些苦。
彼得說第二種苦,是當你遵行神旨意,你一定面對一些艱難。當你不隨從自己的情慾行,你肉身上會受艱難、痛苦。的確,你隨從肉體行,你的肉體會比較舒服,因為所有罪都體貼肉體的情慾。但當你願意行在神當中,你要忍受肉體受苦,這是很多人不願意面對的,甚至逃避,反而放縱肉體的情慾。所以彼得教導我們要忍耐,我們要順服神的旨意,在餘下光陰都這樣行,不要隨從人的情慾。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忍耐,承受肉身的不舒適甚至痛苦。
第三,我們要忍耐,當我們願意跟從神,人會以我們為怪,甚至攻擊我們。彼得說:「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」。當你行在神的道上,你會無故受攻擊,當你願意跟從主,你會無緣故受毀謗,你必須經歷這一切。耶穌也受過凌辱,為罪的緣故受鞭打,承擔人的辱罵,祂作為老師經歷了,我們作為學生同樣要經歷。
耶穌已告訴我們要為信仰受逼迫、艱難,彼得也說會有火煉的試驗臨到我們。因此彼得說:「若是義人僅僅得救,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?」這譯法不是太清晰,「僅僅」是很吃力、艱難的意思。意思若義人要面對很多艱難才得救,達到完全得救,那些犯罪的人在神面前怎能站立得住呢?
所以我們心理上要做足準備,行在神的道上一定艱難,那是神容許發生在我們生命裡的艱難,為要考驗我們的信心。我們不需要覺得奇怪、震驚,只要安然接受一切發生在我們生命裡的事,因為神要磨練我們。彼得已說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,神首先審判我們有沒有忍耐敬虔渡日,以致我們的信心經得起考驗。
耶穌回來的日子近了,我們需要有更大忍耐,如耶穌說:「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。」彼得提及這三樣苦難,我們都需要面對,不要迴避。當我們願意面對,忍耐渡過,他日耶穌回來顯現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歡喜快樂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是我們最重要的榜樣,祢在地上的時候忍受了各樣罪帶來的苦難,祢同樣要我們忍受苦難,要叫我們的生命越發成熟,成為祢喜悅的生命。求祢恩待我們,讓我們能遠離罪惡,幫助我們面對罪帶來的所有艱難。這世界仍被罪惡掌管,我們感謝祢,有天祢要徹底清除罪惡,祢告訴我們有天我們不再有痛苦、眼淚、艱難,我們感謝祢,並盼望那日子。願祢賜我們更大信心力量,堅持走祢的路,直到我們見祢的面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經文:
「基督既在肉身受苦,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,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,就已經與罪斷絕了。你們存這樣的心,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,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。因為往日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、惡慾、醉酒、荒宴、群飲,並可惡拜偶像的事,時候已經夠了。他們在這些事上,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,就以為怪,毀謗你們。他們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。為此,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,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,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。」彼前4:1-6
「親愛的弟兄啊,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(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)倒要歡喜;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,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,也可以歡喜快樂。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,便是有福的;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。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、偷竊、作惡、好管閒事而受苦。若為作基督徒受苦,卻不要羞恥,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神。因為時候到了,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。若是先從我們起首,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?若是義人僅僅得救,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?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,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。」彼前4:12-19
經文黙想:
1)「在肉身受苦」是甚麼意思?這樣的心志給予生命有怎樣的力量?
2) 基督徒在世為何會遭到迫逼與試驗?信徒所受之苦是指甚麼苦?
生活應用:
「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,便是有福的;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。」(v.14 )
當我們立志與基督一同受苦,神榮耀的靈就住在我們裏面,苦難迫逼就不能打倒我們了!你立了這心志嗎?
信息分享:
罪帶給生命痛苦,所以你在世上不可能脫離痛苦,你必須忍耐經過罪帶來的痛苦,你雖然信了主,但不要以為因此你不需要經歷這些痛苦。太多人求神不要叫他經歷太多艱難、痛苦、問題,但從聖經的啟示,知道其實這些是錯的禱告,聖經一向的教導,甚至耶穌也說跟隨祂的人必須受苦,因此你要明白你應該怎樣祈禱。你不要祈禱避開苦難,你該祈禱怎樣面對苦難,怎樣忍受苦難。
彼得讓我們知道信主的人應該怎樣面對罪帶來的痛苦,第一,不可因自己的罪受苦,他說:「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、偷竊、作惡、好管閒事而受苦。」若因做了這些事影響自己的生命,影響與人與神的關係,承受後果而受苦,這是不應當的。我們需要在神面前學習免去這些苦,那些因罪帶來的苦難,我們願意離開罪惡不再受這些苦。
彼得說第二種苦,是當你遵行神旨意,你一定面對一些艱難。當你不隨從自己的情慾行,你肉身上會受艱難、痛苦。的確,你隨從肉體行,你的肉體會比較舒服,因為所有罪都體貼肉體的情慾。但當你願意行在神當中,你要忍受肉體受苦,這是很多人不願意面對的,甚至逃避,反而放縱肉體的情慾。所以彼得教導我們要忍耐,我們要順服神的旨意,在餘下光陰都這樣行,不要隨從人的情慾。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忍耐,承受肉身的不舒適甚至痛苦。
第三,我們要忍耐,當我們願意跟從神,人會以我們為怪,甚至攻擊我們。彼得說:「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」。當你行在神的道上,你會無故受攻擊,當你願意跟從主,你會無緣故受毀謗,你必須經歷這一切。耶穌也受過凌辱,為罪的緣故受鞭打,承擔人的辱罵,祂作為老師經歷了,我們作為學生同樣要經歷。
耶穌已告訴我們要為信仰受逼迫、艱難,彼得也說會有火煉的試驗臨到我們。因此彼得說:「若是義人僅僅得救,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?」這譯法不是太清晰,「僅僅」是很吃力、艱難的意思。意思若義人要面對很多艱難才得救,達到完全得救,那些犯罪的人在神面前怎能站立得住呢?
所以我們心理上要做足準備,行在神的道上一定艱難,那是神容許發生在我們生命裡的艱難,為要考驗我們的信心。我們不需要覺得奇怪、震驚,只要安然接受一切發生在我們生命裡的事,因為神要磨練我們。彼得已說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,神首先審判我們有沒有忍耐敬虔渡日,以致我們的信心經得起考驗。
耶穌回來的日子近了,我們需要有更大忍耐,如耶穌說:「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。」彼得提及這三樣苦難,我們都需要面對,不要迴避。當我們願意面對,忍耐渡過,他日耶穌回來顯現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歡喜快樂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是我們最重要的榜樣,祢在地上的時候忍受了各樣罪帶來的苦難,祢同樣要我們忍受苦難,要叫我們的生命越發成熟,成為祢喜悅的生命。求祢恩待我們,讓我們能遠離罪惡,幫助我們面對罪帶來的所有艱難。這世界仍被罪惡掌管,我們感謝祢,有天祢要徹底清除罪惡,祢告訴我們有天我們不再有痛苦、眼淚、艱難,我們感謝祢,並盼望那日子。願祢賜我們更大信心力量,堅持走祢的路,直到我們見祢的面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2018年8月3日星期五
《忍耐果子---堅信神…與神同行於世代》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以諾活到六十五歲,生了瑪土撒拉。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,與神同行三百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。以諾與神同行,神將他取去,他就不在世了。瑪土撒拉活到一百八十七歲,生了拉麥。瑪土撒拉生拉麥之後,又活了七百八十二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就死了。拉麥活到一百八十二歲,生了一個兒子,給他起名叫挪亞,說:「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;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。」拉麥生挪亞之後,又活了五百九十五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拉麥共活了七百七十七歲就死了。挪亞五百歲生了閃、含、雅弗。」創5:21-32
「亞當的七世孫以諾,曾預言這些人說:「看哪,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,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,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,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,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。」這些人是私下議論,常發怨言的,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,口中說誇大的話,為得便宜諂媚人。」猶1:14-16
「以諾因著信,被接去,不至於見死,人也找不著他,因爲神已經把他接去了;只是他被接去以先,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。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;因爲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,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。」來11:5-6
經文黙想:
註:「瑪土撒拉」的意思是:他死時,那猛烈的事要發生....
1) 以諾的時代落在怎樣的狀況? 以諾有甚麼領悟,致使他在這樣的世代,能有不一樣的「活」?
2) 以諾的「信」與「行」是如何? 神為甚麼「喜悅」他呢?
生活應用:
「當挪亞六百歲,二月十七日那一天,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,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,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。」(創7 :11-12)
有計算:當挪亞六百歲,正正就是瑪土撒拉的九百六十九歲。這是神對當世代的忍耐!
今天,我們的時代也在神的忍耐當中,你的「信」與「行」能給你堅忍,度世上的日子嗎?
信息分享:
神對罪的審判,因著愛,忍耐給人機會、空間,使人可以回轉,這是祂的性情。當我們想追求神,要結出聖靈的忍耐果子。我們在罪惡世界裡,該怎樣用忍耐面對,是我們一生要操練學習的事。
聖經對以諾的記載很短,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,與神同行三百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以諾活在一個我們可能不能想像的世代,原來當時人的罪惡已慢慢達到神面前,人心的敗壞、詭詐,使神開始定下祂的審判。以諾生瑪土撒拉,得到神的感動啟示,宣告了神的審判即將到臨,以諾很清楚瑪土撒拉死後要發生的事,他雖然活在神要審判的世代裡,一個罪惡達到神面前的世代,他仍能保持遠離世界,與神同行三百年。
這是我們很重要的學習,怎樣在罪惡世界裡,在人心敗壞,在一班不敬虔的人中,忍耐渡過在世日子,與神同行。猶大書提及以諾領受到神必審判世界的信息,當時的人隨自己心裡情慾行,因為他們不敬虔,口裡常發出得罪神的話。原來這人性裡的罪惡不單在以諾的年代、猶大書的年代、今天仍不斷持續發生,所以神的審判即將臨到。
耶穌說:「挪亞的日子怎樣,人子降臨也要怎樣。」在如此大罪惡的世界裡,充斥各樣的情慾,藐視神、不敬畏神的世代,信主的人該怎樣面對呢?以諾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,他因著信能與神同行。因著信是甚麼意思呢?很多人信耶穌,卻沒有以諾能得神喜悅的信。
聖經記載神將以諾接去,他不需要經過死亡,直接到神面前,因為他得神的喜悅。希伯來書作者因此接著解釋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,換句話說,我們的人生歷程,最重要是得神的喜悅。怎樣才能得神的喜悅呢?就是你信靠祂,能與祂同行。
信是你願意行在神的真理裡。當你行在神的真理裡,與神同行,你必遠離世界,你不會與世人一起,不會想他們所想、做他們所做,因為他們不敬畏神,他們所做的不會令神喜悅。我們要分辨甚麼是真理,怎樣行在真理中,怎樣才能得神的喜悅;不是得人的喜悅、稱讚。
所以希伯來書作者說:「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」。你因這信行在真理中,你才能忍耐面對罪惡的世界、生命。以諾如此經歷過,他行過三百年,在人心敗壞、艱難的景況下,他靠信與神同行,人看以諾是很怪的人,不接受他,別人都一樣,為甚麼他自鳴清高,人人都這樣做,為甚麼他不肯做,很多這樣的衝突在他生命裡,以諾不理會他們,他只理會神的看法。
所以以諾與神同行,可以每天經歷神,以諾得神的喜悅,不是因他做了甚麼轟轟烈烈的事,或為神做了甚麼。聖經只記載以諾‧‧‧並且生兒養女,他的人生與其他人的人生沒分別,他一樣面對人生問題,人人生兒養女,他也生兒養女;人人面對兒女問題,他也面對兒女問題;人人面對人生艱難,他同樣面對人生艱難。
以諾沒有做甚麼特別事,但在同樣的生活裡,他卻得神的喜悅,因為在每件生活事情上,他能與神同行,行在真理中,做神喜悅的事。希伯來書作者因此說,神必賞賜那些尋求祂的人。你生活裡的每個細節、經歷,你有沒有忍耐尋求神?你有沒有忍耐跟從神?縱然世界告訴你不用這樣,或世界有很多反對聲音,那些聲音甚至來自你身邊的基督徒,你有沒有堅忍,尋求神?
在一個罪惡達到神面前的世界,專心跟從神的人不容易,堅心相信神是很困難的事,因為身邊的聲音與你在神面前的信念相反,豈不是需要更大忍耐與神同行。感謝神,讓我們有機會面對這罪惡的世界,能與祂同行。巴不得我們都像以諾,他的信是神喜悅的,以致神將他直接接去天上。願我們有天被提,不需要經過死亡,像以諾經驗被主接去的喜樂,因為我們在地上已得了神的喜悅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讓我們人生裡體會很多生命,激勵我們,以諾的生命激勵我們,因為他在艱難的日子裡,看見祢快要審判全地,仍能專心與祢同行三百年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在短暫的人生裡,堅守我們對祢的信,堅持與祢同行,我們願意堅定討祢的喜悅,以致我們有天得到祢的賞賜。主阿!感謝祢!感謝祢的鼓勵,感謝聖靈的提醒、激勵,以致我們能彼此鼓勵,憑信走在祢的真理裡。求祢祝福我們,使我們可以像以諾,有天被祢接去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經文:
「以諾活到六十五歲,生了瑪土撒拉。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,與神同行三百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。以諾與神同行,神將他取去,他就不在世了。瑪土撒拉活到一百八十七歲,生了拉麥。瑪土撒拉生拉麥之後,又活了七百八十二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瑪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歲就死了。拉麥活到一百八十二歲,生了一個兒子,給他起名叫挪亞,說:「這個兒子必為我們的操作和手中的勞苦安慰我們;這操作勞苦是因為耶和華咒詛地。」拉麥生挪亞之後,又活了五百九十五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拉麥共活了七百七十七歲就死了。挪亞五百歲生了閃、含、雅弗。」創5:21-32
「亞當的七世孫以諾,曾預言這些人說:「看哪,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,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,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,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,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。」這些人是私下議論,常發怨言的,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,口中說誇大的話,為得便宜諂媚人。」猶1:14-16
「以諾因著信,被接去,不至於見死,人也找不著他,因爲神已經把他接去了;只是他被接去以先,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。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;因爲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,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。」來11:5-6
經文黙想:
註:「瑪土撒拉」的意思是:他死時,那猛烈的事要發生....
1) 以諾的時代落在怎樣的狀況? 以諾有甚麼領悟,致使他在這樣的世代,能有不一樣的「活」?
2) 以諾的「信」與「行」是如何? 神為甚麼「喜悅」他呢?
生活應用:
「當挪亞六百歲,二月十七日那一天,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,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,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。」(創7 :11-12)
有計算:當挪亞六百歲,正正就是瑪土撒拉的九百六十九歲。這是神對當世代的忍耐!
今天,我們的時代也在神的忍耐當中,你的「信」與「行」能給你堅忍,度世上的日子嗎?
信息分享:
神對罪的審判,因著愛,忍耐給人機會、空間,使人可以回轉,這是祂的性情。當我們想追求神,要結出聖靈的忍耐果子。我們在罪惡世界裡,該怎樣用忍耐面對,是我們一生要操練學習的事。
聖經對以諾的記載很短,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,與神同行三百年,並且生兒養女。以諾活在一個我們可能不能想像的世代,原來當時人的罪惡已慢慢達到神面前,人心的敗壞、詭詐,使神開始定下祂的審判。以諾生瑪土撒拉,得到神的感動啟示,宣告了神的審判即將到臨,以諾很清楚瑪土撒拉死後要發生的事,他雖然活在神要審判的世代裡,一個罪惡達到神面前的世代,他仍能保持遠離世界,與神同行三百年。
這是我們很重要的學習,怎樣在罪惡世界裡,在人心敗壞,在一班不敬虔的人中,忍耐渡過在世日子,與神同行。猶大書提及以諾領受到神必審判世界的信息,當時的人隨自己心裡情慾行,因為他們不敬虔,口裡常發出得罪神的話。原來這人性裡的罪惡不單在以諾的年代、猶大書的年代、今天仍不斷持續發生,所以神的審判即將臨到。
耶穌說:「挪亞的日子怎樣,人子降臨也要怎樣。」在如此大罪惡的世界裡,充斥各樣的情慾,藐視神、不敬畏神的世代,信主的人該怎樣面對呢?以諾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,他因著信能與神同行。因著信是甚麼意思呢?很多人信耶穌,卻沒有以諾能得神喜悅的信。
聖經記載神將以諾接去,他不需要經過死亡,直接到神面前,因為他得神的喜悅。希伯來書作者因此接著解釋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,換句話說,我們的人生歷程,最重要是得神的喜悅。怎樣才能得神的喜悅呢?就是你信靠祂,能與祂同行。
信是你願意行在神的真理裡。當你行在神的真理裡,與神同行,你必遠離世界,你不會與世人一起,不會想他們所想、做他們所做,因為他們不敬畏神,他們所做的不會令神喜悅。我們要分辨甚麼是真理,怎樣行在真理中,怎樣才能得神的喜悅;不是得人的喜悅、稱讚。
所以希伯來書作者說:「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」。你因這信行在真理中,你才能忍耐面對罪惡的世界、生命。以諾如此經歷過,他行過三百年,在人心敗壞、艱難的景況下,他靠信與神同行,人看以諾是很怪的人,不接受他,別人都一樣,為甚麼他自鳴清高,人人都這樣做,為甚麼他不肯做,很多這樣的衝突在他生命裡,以諾不理會他們,他只理會神的看法。
所以以諾與神同行,可以每天經歷神,以諾得神的喜悅,不是因他做了甚麼轟轟烈烈的事,或為神做了甚麼。聖經只記載以諾‧‧‧並且生兒養女,他的人生與其他人的人生沒分別,他一樣面對人生問題,人人生兒養女,他也生兒養女;人人面對兒女問題,他也面對兒女問題;人人面對人生艱難,他同樣面對人生艱難。
以諾沒有做甚麼特別事,但在同樣的生活裡,他卻得神的喜悅,因為在每件生活事情上,他能與神同行,行在真理中,做神喜悅的事。希伯來書作者因此說,神必賞賜那些尋求祂的人。你生活裡的每個細節、經歷,你有沒有忍耐尋求神?你有沒有忍耐跟從神?縱然世界告訴你不用這樣,或世界有很多反對聲音,那些聲音甚至來自你身邊的基督徒,你有沒有堅忍,尋求神?
在一個罪惡達到神面前的世界,專心跟從神的人不容易,堅心相信神是很困難的事,因為身邊的聲音與你在神面前的信念相反,豈不是需要更大忍耐與神同行。感謝神,讓我們有機會面對這罪惡的世界,能與祂同行。巴不得我們都像以諾,他的信是神喜悅的,以致神將他直接接去天上。願我們有天被提,不需要經過死亡,像以諾經驗被主接去的喜樂,因為我們在地上已得了神的喜悅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讓我們人生裡體會很多生命,激勵我們,以諾的生命激勵我們,因為他在艱難的日子裡,看見祢快要審判全地,仍能專心與祢同行三百年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在短暫的人生裡,堅守我們對祢的信,堅持與祢同行,我們願意堅定討祢的喜悅,以致我們有天得到祢的賞賜。主阿!感謝祢!感謝祢的鼓勵,感謝聖靈的提醒、激勵,以致我們能彼此鼓勵,憑信走在祢的真理裡。求祢祝福我們,使我們可以像以諾,有天被祢接去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2018年8月2日星期四
《忍耐果子---完全愛…恆忍承受憂患》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「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愛是永不止息‧‧‧」林前13:4-8上
「我們所傳的(或作:所傳與我們的)有誰信呢?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?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,像根出於乾地。他無佳形美容;我們看見他的時候,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。他被藐視,被人厭棄;多受痛苦,常經憂患。他被藐視,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;我們也不尊重他。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;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,被神擊打苦待了。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因他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我們都如羊走迷;各人偏行己路;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。他被欺壓,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(或作:他受欺壓,卻自卑不開口);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,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,他也是這樣不開口。因受欺壓和審判,他被奪去,至於他同世的人,誰想他受鞭打、從活人之地被剪除,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?他雖然未行強暴,口中也沒有詭詐,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;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。」賽53:1-9
經文黙想:
1) 在描述愛的性情時,為何「恆久忍耐」與「凡事忍耐」會分別放在首先與結束的位置呢?
2) 耶穌基督在愛中承受怎樣痛苦、委屈與憂患? 這樣的受苦人生,目的為何?
生活應用:
失去忍耐就不能成就「愛」!你的忍耐是怎樣的忍耐?是愛嗎?
信息分享:
「愛是恆久忍耐‧‧‧愛是永不止息」,我們若追求聖靈的果子,就是追求神愛的特質,忍耐是首先的,沒有忍耐,就不用說其他。其實生命裡做任何事,沒有忍耐很難做到,忍耐是生命裡很重要的力量,也是愛裡很重要的力量,這力量叫人能承擔他認為他能承擔的。
看基督耶穌的生命,我們或許能稍為明白多一點神的忍耐。耶穌願意忍耐承擔罪帶來的所有痛苦,神解決罪惡的問題很真實,祂不是以說一句「你無罪」來解決問題。從神創造到將來新天新地,看見神怎樣處理罪惡,就知道不是那麼容易,神面對罪的後果,祂一直的處理方式,是用愛。罪帶來的痛苦、恐懼、憂慮,神都用愛承擔了。
以賽亞先知預言的彌賽亞為人承擔罪的一切痛苦,「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」。基督耶穌承擔了我們的憂患、痛苦,這是愛,也是忍耐。耶穌愛人,所以承擔了罪帶來的一切痛苦。聖經讓我們知道,「因他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」耶穌承擔了眾人的罪孽,神將所有人的罪都歸在祂身上。
耶穌甘願承受,被欺壓,受苦的時候不開口,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,在被欺壓、審判的時候,祂仍甘願承受,因為愛,才能忍耐。人的忍耐大部分是屈服在處境下,暫時不能表達,所以忍著,這不是愛,愛是忍耐承擔一切後果。兩個人相處,就要承擔對方因罪帶來的所有後果,對方的成長家庭背景,罪帶來的所有壞習慣、不好思想、不好行為,若愛他,就要承擔這一切,這是忍耐。
當人能忍耐對方,對方慢慢體會他對自己的承擔,明白出於愛,他就能從罪中轉過來。基督耶穌面對罪,不單要處理罪的問題,並要解決罪帶給人生命的痛苦,作出醫治。耶穌怎樣醫治我們因罪帶來的受傷?原來祂為我們承擔那些受傷,祂被鞭打,我們沒有被鞭打,但因耶穌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
耶穌承擔了罪帶來的一切傷害,祂默默承擔了,因此我們得醫治。祂不單在十字架上解決罪帶來的死亡,並且從受審開始,已被侮辱、藐視、鞭打,原來祂背負了我們的痛苦,為要我們得醫治,這是忍耐。知道神忍耐罪的後果,解決罪的問題,你就能明白甚麼是愛、甚麼是忍耐。
我們對待任何我們愛的人,沒有別的方法,只能用神、用耶穌的方法,忍耐地與他行過一切因罪帶來的痛苦,慢慢在神裡得平安、醫治,而改變。很多時候我們祈禱求神改變別人,說他很難相處,求神改變他,我們以為求完,對方就改變,但神不用這方法。
神用的方法,就是祂背負我們的痛苦,神要我們學習祂,背負對方的痛苦,經過這過程,彼此得醫治,這是愛、是忍耐。我們身邊可能有些人,我們很不喜歡或很難相處,讓我們思想,神渴望我們生出忍耐果子,要我們背負一切因罪帶來的痛苦,以致我們能彼此得醫治,生命改變。
耶穌是我們的榜樣,祂願意承擔人類的痛苦,祂如今已升為至高。神應許我們若願意這樣追求,神亦願意將我們升為至高。巴不得我們有耶穌的生命,有聖靈的果子流露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的愛是具體、真實的,祢愛的表達在祢默默承受眾罪人的一切痛苦,為我們承擔一切刑罰,使我們得醫治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走過那些痛苦日子,我們也能承受別人的痛苦、憂傷,使我們在祢面前都得醫治。願基督耶穌在我們身上所作的忍耐,都能透過我們的生命彰顯在別人身上。願聖靈繼續引導、帶領我們,叫我們的果子能結出,並能常存。我們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經文:
「「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愛是永不止息‧‧‧」林前13:4-8上
「我們所傳的(或作:所傳與我們的)有誰信呢?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?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,像根出於乾地。他無佳形美容;我們看見他的時候,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。他被藐視,被人厭棄;多受痛苦,常經憂患。他被藐視,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;我們也不尊重他。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;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,被神擊打苦待了。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,為我們的罪孽壓傷。因他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我們都如羊走迷;各人偏行己路;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。他被欺壓,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(或作:他受欺壓,卻自卑不開口);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,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,他也是這樣不開口。因受欺壓和審判,他被奪去,至於他同世的人,誰想他受鞭打、從活人之地被剪除,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?他雖然未行強暴,口中也沒有詭詐,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;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。」賽53:1-9
經文黙想:
1) 在描述愛的性情時,為何「恆久忍耐」與「凡事忍耐」會分別放在首先與結束的位置呢?
2) 耶穌基督在愛中承受怎樣痛苦、委屈與憂患? 這樣的受苦人生,目的為何?
生活應用:
失去忍耐就不能成就「愛」!你的忍耐是怎樣的忍耐?是愛嗎?
信息分享:
「愛是恆久忍耐‧‧‧愛是永不止息」,我們若追求聖靈的果子,就是追求神愛的特質,忍耐是首先的,沒有忍耐,就不用說其他。其實生命裡做任何事,沒有忍耐很難做到,忍耐是生命裡很重要的力量,也是愛裡很重要的力量,這力量叫人能承擔他認為他能承擔的。
看基督耶穌的生命,我們或許能稍為明白多一點神的忍耐。耶穌願意忍耐承擔罪帶來的所有痛苦,神解決罪惡的問題很真實,祂不是以說一句「你無罪」來解決問題。從神創造到將來新天新地,看見神怎樣處理罪惡,就知道不是那麼容易,神面對罪的後果,祂一直的處理方式,是用愛。罪帶來的痛苦、恐懼、憂慮,神都用愛承擔了。
以賽亞先知預言的彌賽亞為人承擔罪的一切痛苦,「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」。基督耶穌承擔了我們的憂患、痛苦,這是愛,也是忍耐。耶穌愛人,所以承擔了罪帶來的一切痛苦。聖經讓我們知道,「因他受的刑罰,我們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」耶穌承擔了眾人的罪孽,神將所有人的罪都歸在祂身上。
耶穌甘願承受,被欺壓,受苦的時候不開口,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,在被欺壓、審判的時候,祂仍甘願承受,因為愛,才能忍耐。人的忍耐大部分是屈服在處境下,暫時不能表達,所以忍著,這不是愛,愛是忍耐承擔一切後果。兩個人相處,就要承擔對方因罪帶來的所有後果,對方的成長家庭背景,罪帶來的所有壞習慣、不好思想、不好行為,若愛他,就要承擔這一切,這是忍耐。
當人能忍耐對方,對方慢慢體會他對自己的承擔,明白出於愛,他就能從罪中轉過來。基督耶穌面對罪,不單要處理罪的問題,並要解決罪帶給人生命的痛苦,作出醫治。耶穌怎樣醫治我們因罪帶來的受傷?原來祂為我們承擔那些受傷,祂被鞭打,我們沒有被鞭打,但因耶穌受的鞭傷,我們得醫治。
耶穌承擔了罪帶來的一切傷害,祂默默承擔了,因此我們得醫治。祂不單在十字架上解決罪帶來的死亡,並且從受審開始,已被侮辱、藐視、鞭打,原來祂背負了我們的痛苦,為要我們得醫治,這是忍耐。知道神忍耐罪的後果,解決罪的問題,你就能明白甚麼是愛、甚麼是忍耐。
我們對待任何我們愛的人,沒有別的方法,只能用神、用耶穌的方法,忍耐地與他行過一切因罪帶來的痛苦,慢慢在神裡得平安、醫治,而改變。很多時候我們祈禱求神改變別人,說他很難相處,求神改變他,我們以為求完,對方就改變,但神不用這方法。
神用的方法,就是祂背負我們的痛苦,神要我們學習祂,背負對方的痛苦,經過這過程,彼此得醫治,這是愛、是忍耐。我們身邊可能有些人,我們很不喜歡或很難相處,讓我們思想,神渴望我們生出忍耐果子,要我們背負一切因罪帶來的痛苦,以致我們能彼此得醫治,生命改變。
耶穌是我們的榜樣,祂願意承擔人類的痛苦,祂如今已升為至高。神應許我們若願意這樣追求,神亦願意將我們升為至高。巴不得我們有耶穌的生命,有聖靈的果子流露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的愛是具體、真實的,祢愛的表達在祢默默承受眾罪人的一切痛苦,為我們承擔一切刑罰,使我們得醫治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走過那些痛苦日子,我們也能承受別人的痛苦、憂傷,使我們在祢面前都得醫治。願基督耶穌在我們身上所作的忍耐,都能透過我們的生命彰顯在別人身上。願聖靈繼續引導、帶領我們,叫我們的果子能結出,並能常存。我們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2018年8月1日星期三
《忍耐果子---神的名…不輕易發怒》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2xQHlm088MoNYotB
經文:
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「我看這百姓真是硬著頸項的百姓。你且由著我,我要向他們發烈怒,將他們滅絕,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。」摩西便懇求耶和華─他的 神說:「耶和華啊,你為甚麼向你的百姓發烈怒呢?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。為甚麼使埃及人議論說『他領他們出去,是要降禍與他們,把他們殺在山中,將他們從地上除滅』?求你轉意,不發你的烈怒,後悔,不降禍與你的百姓。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。你曾指著自己起誓說:『我必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,並且我所應許的這全地,必給你們的後裔,他們要永遠承受為業。』」於是耶和華後悔,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。」出32:9-14
「耶和華吩咐摩西說:「你要鑿出兩塊石版,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樣;其上的字我要寫在這版上。明日早晨,你要預備好了,上西奈山,在山頂上站在我面前。誰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,遍山都不可有人,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。」摩西就鑿出兩塊石版,和先前的一樣。清晨起來,照耶和華所吩咐的上西奈山去,手裡拿著兩塊石版。耶和華在雲中降臨,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,宣告耶和華的名。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:「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,為千萬人存留慈愛,赦免罪孽、過犯,和罪惡,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,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。」摩西急忙伏地下拜,說:「主啊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在我們中間同行,因為這是硬著頸項的百姓。又求你赦免我們的罪孽和罪惡,以我們為你的產業。」」出34:1-9
經文黙想:
1) 神強烈顯露了祂那些性情?神為何要在這時宣告祂這些的名字?
2) 「不輕易發怒」與「…必追討他的罪…」有矛盾嗎?面對當前的宣告,摩西有怎樣的回應?
生活應用:
感謝神!祂將自己的鼻子拉長,使怒氣緩慢而行,讓生命在恩典與公義的時空下有轉化的餘地!
摩西急忙伏地下拜,讓我們在敬畏中,感悟神對我們生命的忍耐,立志養成神忍耐的性情。要發怒時,想想神的長鼻子!
信息分享:
今天思想聖靈的忍耐果子,我們若要認識神的性情,必須認識神自己,神在此宣告介紹自己,說:「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」。神滿有豐盛的慈愛、憐憫、恩典和誠實,不輕易發怒。甚麼會使神發怒呢?罪是惟一令神不喜悅發怒的事,因為罪違背神的公義、神的真理。
人犯罪就是不尊重神、叛逆神,所以神的怒氣會臨到人身上。聖經讓我們知道,神的怒氣不是情緒上的發洩,神的怒氣是審判,當神的怒氣臨到人,就是對罪人的審判,他必須面對罪的後果-死亡。所以當神看見百姓犯罪,祂對摩西說:「我要向他們發烈怒,將他們滅絕,」這是神的怒氣審判。
啟示錄裡啟示到最後七碗的時候,神的大怒傾盡了,意思神的審判完全臨到地上,解決罪惡的問題。所以人犯罪的後果,就是被滅絕,死亡,沒有別的可能。但神說祂不輕易發怒,這是甚麼意思呢?既然罪的結果帶來神的烈怒、審判,神怎樣不輕易發怒呢?這帶出今天要思想聖靈的忍耐果子。
不輕易發怒,原文意思讓怒氣慢慢地發生,即神的怒氣不是立時傾盡在人中間,神讓人有機會免去,這就是忍耐。當百姓犯罪,若神的怒氣傾刻臨到,所有以色列民都會滅絕,但神給了他們空間,「你且由著我」就是空間,等同神的性情,不輕易發怒,神延緩祂的發怒,給人機會。甚麼機會呢?給摩西求情、代求、求神赦免百姓的機會。
原來神的忍耐仍然繼續,所以彼得說:「不是耽延,乃是寬容」,讓人有更多機會回轉得救,人看神好像遲延到來,其實是神的忍耐,不輕易發怒,給屬神的人空間為世人代求,像摩西為百姓代求,神給人機會作祭司,為人的罪代求,使祂的怒氣可以轉消。而神怒氣轉消的前提是百姓悔改回轉,歸向神。
神的忍耐不是當有罪為無罪,所以神說:「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,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。」我們錯誤以為時間長了,神會慢慢算人無罪,人可能會這樣,神不會,因為祂的公義、祂的怒氣存在,不過遲延實行,我們必須謹記這點,我們才能真實面對神,懂得怎樣祈禱、代求。
摩西懂得,他認識神。摩西怎樣為百姓代求呢?摩西抓住神的屬性,祂是有憐憫有恩典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慈愛的神。他提醒神說:「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。」他求神轉念,記念祂所立的約,不要讓埃及人羞辱祂的名,又求神憐憫百姓。
摩西的代求多麼有力,他代求的原因不是他的感情,也不是因為百姓犯的罪不嚴重,可以原諒,不是。摩西代求的原因是本著神的屬性,求神的憐憫臨到百姓。我們需要認識神的忍耐,神忍耐不代表祂不發怒,不過延緩給人機會轉向祂,使祂的怒氣轉消,不施行叫人滅絕的審判。
神渴望消除憤怒,我們需要明白神的心,才懂得為生命代求。更重要是神的屬性是這樣,我們要有相同屬性,神有忍耐,我們也要有忍耐,因此明白耶穌對彼得說要忍耐到七十個七次,這就是空間、忍耐、不輕易發怒的意義。我們很容易計算人的惡,沒給人空間回轉。
我們若沒有神這屬性,怎能在神面前為人代求?沒有忍耐,怎能為人代求?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神這性情。很多人將死忍變成忍耐,這不是忍耐,不是神的忍耐,神的忍耐有空間讓人回轉。我們不是縱容人,只是給人空間回轉,在我們尚有的空間跪在神面前,為人代求,這是忍耐。
巴不得在耶穌回來以前,我們能忍耐為生命代求,為自己求,以致我們經歷到神的屬性,有憐憫有恩典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願我們有摩西的回應:「主啊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在我們中間同行」,巴不得我們都成為神的產業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的忍耐超過我們想像,我們知道祢萬不以有罪為無罪。當罪發生,我們知道祢必發烈怒,人必須接受審判的結果。我們感謝祢,因祢有憐憫,以致祢忍耐,給人空間轉回歸向祢。巴不得我們不輕看祢的忍耐,我們要把握這空間,為人為己求,讓我們更深經歷祢的慈愛,以致我們看見祢的慈愛和公義彰顯,在地上、在我們生命裡彰顯,使我們能俯伏下拜。神阿!祢是我們的神,是我們的主。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經文:
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「我看這百姓真是硬著頸項的百姓。你且由著我,我要向他們發烈怒,將他們滅絕,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。」摩西便懇求耶和華─他的 神說:「耶和華啊,你為甚麼向你的百姓發烈怒呢?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。為甚麼使埃及人議論說『他領他們出去,是要降禍與他們,把他們殺在山中,將他們從地上除滅』?求你轉意,不發你的烈怒,後悔,不降禍與你的百姓。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、以撒、以色列。你曾指著自己起誓說:『我必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,並且我所應許的這全地,必給你們的後裔,他們要永遠承受為業。』」於是耶和華後悔,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。」出32:9-14
「耶和華吩咐摩西說:「你要鑿出兩塊石版,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樣;其上的字我要寫在這版上。明日早晨,你要預備好了,上西奈山,在山頂上站在我面前。誰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,遍山都不可有人,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。」摩西就鑿出兩塊石版,和先前的一樣。清晨起來,照耶和華所吩咐的上西奈山去,手裡拿著兩塊石版。耶和華在雲中降臨,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,宣告耶和華的名。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:「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,為千萬人存留慈愛,赦免罪孽、過犯,和罪惡,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,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。」摩西急忙伏地下拜,說:「主啊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在我們中間同行,因為這是硬著頸項的百姓。又求你赦免我們的罪孽和罪惡,以我們為你的產業。」」出34:1-9
經文黙想:
1) 神強烈顯露了祂那些性情?神為何要在這時宣告祂這些的名字?
2) 「不輕易發怒」與「…必追討他的罪…」有矛盾嗎?面對當前的宣告,摩西有怎樣的回應?
生活應用:
感謝神!祂將自己的鼻子拉長,使怒氣緩慢而行,讓生命在恩典與公義的時空下有轉化的餘地!
摩西急忙伏地下拜,讓我們在敬畏中,感悟神對我們生命的忍耐,立志養成神忍耐的性情。要發怒時,想想神的長鼻子!
信息分享:
今天思想聖靈的忍耐果子,我們若要認識神的性情,必須認識神自己,神在此宣告介紹自己,說:「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」。神滿有豐盛的慈愛、憐憫、恩典和誠實,不輕易發怒。甚麼會使神發怒呢?罪是惟一令神不喜悅發怒的事,因為罪違背神的公義、神的真理。
人犯罪就是不尊重神、叛逆神,所以神的怒氣會臨到人身上。聖經讓我們知道,神的怒氣不是情緒上的發洩,神的怒氣是審判,當神的怒氣臨到人,就是對罪人的審判,他必須面對罪的後果-死亡。所以當神看見百姓犯罪,祂對摩西說:「我要向他們發烈怒,將他們滅絕,」這是神的怒氣審判。
啟示錄裡啟示到最後七碗的時候,神的大怒傾盡了,意思神的審判完全臨到地上,解決罪惡的問題。所以人犯罪的後果,就是被滅絕,死亡,沒有別的可能。但神說祂不輕易發怒,這是甚麼意思呢?既然罪的結果帶來神的烈怒、審判,神怎樣不輕易發怒呢?這帶出今天要思想聖靈的忍耐果子。
不輕易發怒,原文意思讓怒氣慢慢地發生,即神的怒氣不是立時傾盡在人中間,神讓人有機會免去,這就是忍耐。當百姓犯罪,若神的怒氣傾刻臨到,所有以色列民都會滅絕,但神給了他們空間,「你且由著我」就是空間,等同神的性情,不輕易發怒,神延緩祂的發怒,給人機會。甚麼機會呢?給摩西求情、代求、求神赦免百姓的機會。
原來神的忍耐仍然繼續,所以彼得說:「不是耽延,乃是寬容」,讓人有更多機會回轉得救,人看神好像遲延到來,其實是神的忍耐,不輕易發怒,給屬神的人空間為世人代求,像摩西為百姓代求,神給人機會作祭司,為人的罪代求,使祂的怒氣可以轉消。而神怒氣轉消的前提是百姓悔改回轉,歸向神。
神的忍耐不是當有罪為無罪,所以神說:「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,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。」我們錯誤以為時間長了,神會慢慢算人無罪,人可能會這樣,神不會,因為祂的公義、祂的怒氣存在,不過遲延實行,我們必須謹記這點,我們才能真實面對神,懂得怎樣祈禱、代求。
摩西懂得,他認識神。摩西怎樣為百姓代求呢?摩西抓住神的屬性,祂是有憐憫有恩典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慈愛的神。他提醒神說:「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。」他求神轉念,記念祂所立的約,不要讓埃及人羞辱祂的名,又求神憐憫百姓。
摩西的代求多麼有力,他代求的原因不是他的感情,也不是因為百姓犯的罪不嚴重,可以原諒,不是。摩西代求的原因是本著神的屬性,求神的憐憫臨到百姓。我們需要認識神的忍耐,神忍耐不代表祂不發怒,不過延緩給人機會轉向祂,使祂的怒氣轉消,不施行叫人滅絕的審判。
神渴望消除憤怒,我們需要明白神的心,才懂得為生命代求。更重要是神的屬性是這樣,我們要有相同屬性,神有忍耐,我們也要有忍耐,因此明白耶穌對彼得說要忍耐到七十個七次,這就是空間、忍耐、不輕易發怒的意義。我們很容易計算人的惡,沒給人空間回轉。
我們若沒有神這屬性,怎能在神面前為人代求?沒有忍耐,怎能為人代求?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神這性情。很多人將死忍變成忍耐,這不是忍耐,不是神的忍耐,神的忍耐有空間讓人回轉。我們不是縱容人,只是給人空間回轉,在我們尚有的空間跪在神面前,為人代求,這是忍耐。
巴不得在耶穌回來以前,我們能忍耐為生命代求,為自己求,以致我們經歷到神的屬性,有憐憫有恩典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願我們有摩西的回應:「主啊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在我們中間同行」,巴不得我們都成為神的產業。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讚美祢!祢的忍耐超過我們想像,我們知道祢萬不以有罪為無罪。當罪發生,我們知道祢必發烈怒,人必須接受審判的結果。我們感謝祢,因祢有憐憫,以致祢忍耐,給人空間轉回歸向祢。巴不得我們不輕看祢的忍耐,我們要把握這空間,為人為己求,讓我們更深經歷祢的慈愛,以致我們看見祢的慈愛和公義彰顯,在地上、在我們生命裡彰顯,使我們能俯伏下拜。神阿!祢是我們的神,是我們的主。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