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基督的慈悲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基督的慈悲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6月30日星期四

《仰望基督的憐憫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親愛的弟兄啊,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,在聖靈裏禱告,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,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,直到永生。有些人存疑心,你們要憐憫他們;有些人你們要從火中搶出來,搭救他們;有些人你們要存懼怕的心憐憫他們,連那被情慾沾染的衣服也當厭惡。」猶1:20-23

信息分享:
在信仰的歷程,其實面對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課題,要面對自己的生命,面對別人的生命。生命其實很軟弱,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沒問題,信心不錯,跟隨耶穌也似乎跟得不錯,但原來再深入生命一點,就發現原來我們裡面,有太多我們沒想過的軟弱和問題。

我們看見別人很多軟弱,看見生命很多艱難,信心的挑戰,有時候會令我們灰心失望,面對那麼多生命,我們根本無能為力。面對假信徒、假教師,我們更覺困難,在末世的日子,我們都不能逃離這些情況。今天很多基督徒常常幻想,活在完美、沒有罪的世界裡,要求別人不犯罪,卻沒想過自己滿身是罪。

猶大在此勉勵末世信徒,說出很重要的方向,他說:「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,在聖靈裏禱告,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,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,直到永生。」這是很重要的生命追求方向,但有多少人認真面對這節經文?原來這節經文主要的動詞是保守,經文核心最重要一點是「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」。 

原來我們的追求是要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,我們往往很容易離開神的愛,很容易因著我們的情慾、罪惡,離開神的愛,用我們的觀點去批判、衡量,用我們的想法、感受去愛,但不在神的愛裡。

原來學習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,有三樣很重要需要追求的事。第一,在真道上造就自己,若你從不肯花時間在神的話語裡造就自己,很難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。第二,在聖靈裏禱告,若你不能放下自己的祈禱,學習讓聖靈引導、教導你祈禱,你不能認識神,也不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。第三,你必須仰望主耶穌基督的憐憫,常常要檢視自己的軟弱、不是,才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。

當你面對自己生命很多黑暗面,你根本沒辦法接受自己,所以很多人逃避面對自己生命的問題,因為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形象是那麼差,原來能接受是耶穌基督的憐憫。當你發現耶穌早已接受你,你為甚麼不能接受自己呢?耶穌早已接受你,你為甚麼不能面對自己呢?沒有耶穌的憐憫,沒有耶穌的愛,我們沒有人能面對自己真實的生命。

猶大說當人常在神的愛中,他才能幫助別人、憐憫別人。有信心軟弱的,你要憐憫他。事實上有些人信心一次又一次軟弱,總有很多懷疑,要憐憫這樣的人很困難,一次憐憫可以,兩次、三次、四次、五次也可以,當一個人不斷這樣存疑心,你要憐憫他,首先需要耶穌憐憫你。

你要幫助一些在極度困難、痛苦、罪惡裡的人,要將他搶救出來,更需要耶穌很大憐憫,要用很大的憐憫力量才能將他搶救出來,對他有很迫切的負擔、禱告、行動,這需要很強烈憐憫心。有些人常常在罪的軟弱裡,一次又一次失敗,猶大教導要憐憫他們,但你自己要小心,要儆醒不要讓他的軟弱拖垮自己。

我們要常常記著我們厭惡的是罪惡,不是厭惡罪人。當你厭惡罪人,你就被他的軟弱拖垮你的生命,要小心。憐憫需要神在我們生命裡有很強大的愛,成為我們的力量,我們才能在末世作出憐憫,而在末世的憐憫,正是耶穌對生命非常重要的工作。

盼望我們面對,不要將我們的重心、注意力,只放在自己的需要上,忽略神對生命的憐憫。經過這個月的思考,希望我們不要只是紙上談兵,要熱熾追求常在神的愛中,散發出當有的憐憫,因耶穌的憐憫已發生在我們身上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的愛永遠長存,感謝祢的愛完全,所以當我們在祢裡面經驗祢的愛,我們才能有祢性情的流露。聖靈,求祢催迫我們,讓我們看見我們生命的本相,催迫我們不要浪費光陰,要在真道上造就自己,要學習在祢裡面禱告,要多仰望主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憐憫,以致我們有力量承擔自己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。主阿!求祢憐憫我們,以致我們有能力憐憫更多生命。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9日星期三

《不是耽延,乃是寬容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親愛的弟兄啊,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。這兩封都是提醒你們,激發你們誠實的心,叫你們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,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。第一要緊的,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,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:「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裏呢?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,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。」他們故意忘記,從太古憑神的命有了天,並從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。故此,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。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着那命存留,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,用火焚燒。親愛的弟兄啊,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,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,千年如一日。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,有人以為他是耽延,其實不是耽延,乃是寬容你們,不願有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都悔改。」彼後3:1-9

信息分享:
其實有很多人對主再來的態度都相同,就是「不會那麼快,我們看見的現象不是聖經上說的現象,所以耶穌不會那麼快回來。」因為這看法,很多人完全不重視這事。當人不重視主再來,有甚麼後果呢?就是他很容易忽略生命、忽略神的國。人若重視耶穌回來,他必重視耶穌回來時要成就的事,就是人要得神的救恩,進入神的國裡。

很多人因此放縱了自己,草率地做所謂星期日信徒,完全不重視神的話。彼得說有些人會譏誚說:「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裏呢?」天天一樣,以前如何,現今仍一樣,主說要回來?這同樣是我們這年代很多人的反應、想法。彼得說主不是耽延,祂回來是必要發生的事實。

很多人認為耶穌不會那麼快回來,因而放棄要求自己。彼得反而說,我們千萬不要忘記耶穌的應許必然成就,現今尚未成就,不過祂寬容而已,不是耽延;這正正可以讓人看到神的心。從人的角度,這世界的罪惡已很大,最好早些解決。神的角度看,不是的,祂仍然給予一些機會,讓一些人可以得救,這是神重視生命的心。

到今天神的心意尚未滿足,人數未足,祂仍不執行審判。執行審判很容易,寬容才難,要很大的忍耐、愛,才能寬容人,給他們機會回轉向神;所以憐憫心、寬容心表達了神的愛有多大。我們與神的愛相差很遠很遠,我們說的愛是沒有衝突下、卿卿我我、你對我好、我對你好的愛。

神的愛不是,神的愛裡有真理,所以人遠離真理就遠離神的愛,結局必定是滅亡。同時神的愛是恆久忍耐,祂願意等候人回轉,滿足真理的要求,進入祂的愛。神不會放鬆這標準,祂只會用祂的忍耐,恆久的忍耐,等候人回轉祂裡面,這就是愛。

人做不到,只有神才能寬容等待人回轉,神重視一個人的生命,可以完全用忍耐等待他,不知多久,神絕對能做到。當我們追求神的愛,我們也需要有這樣的屬性。其實你不可以要求人完美,每個人都會犯錯,會有機得罪你,每個人都可能會做錯事,包括自己,可是很多時候,我們不能像神一次又一次寬容對方,讓對方有機會回轉。

因為我們缺乏這樣的忍耐,所以我們的愛非常狹窄,我們的愛建基在自己標準內,忽略了神愛的真正意義。我們今個月思想慈悲,要擴大我們對愛的認識,學習怎樣凡事包容、凡事忍耐,這都要在我們重視生命的情況下,才能認識甚麼是愛。

相信主很快回來,因為時候要到,成就神所有心意和計劃。到有天耶穌回來的時候,相信得救的人數完全滿足神的要求,祂今天仍然給人機會,不願意人沈淪,願意人人悔改,這是祂本有的性情。到耶穌回來,表明那些決意不回轉歸向神的人,已經失去機會。

求神幫助我們,叫我們有這樣的生命要求,對別人寬容,對自己寬容,在神裡讓人有機會回轉,自己也有機會回轉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的忍耐、憐憫、寬容,目的叫我們的生命有更大長進、改變、更新,祢也對世人繼續寬容,讓更多世人有機會回轉歸向祢。主阿!願祢打發更多工人收取祢的莊稼,讓更多人滿足祢的心意,願意歸向祢。神阿!感謝祢!因為祢的屬性,祢的憐憫、祢的慈悲,叫我們在祢裡面仍然有機會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懂得珍惜祢的寬容,珍惜祢給我們的機會,叫我們的生命早日滿足祢的心意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8日星期二

《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經上記着說:「要愛人如己。」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,才是好的;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,便是犯罪,被律法定為犯法的。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,只在一條上跌倒,他就是犯了眾條。原來那說「不可姦淫」的,也說「不可殺人」。你就是不姦淫,卻殺人,仍是成了犯律法的。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,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。因為那不憐憫人的,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;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我的弟兄們,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,卻沒有行為,有甚麼益處呢?這信心能救他嗎?若是弟兄或是姐妹,赤身露體,又缺了日用的飲食,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,「平平安安地去吧!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」,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,這有甚麼益處呢?這樣,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。」雅2:8-17

信息分享:
很多人以為律法的作用是拿來審判人、定人罪,但你若真認識聖經的啟示,明白耶穌所說律法的真意,就知道這想法未必對。耶穌說誡命是要叫人愛神愛人,神賜給人的律法叫人知罪,在知罪中要人學習怎樣愛人,透過律法認識自己生命的狀況,認識甚麼是真正的愛,不超越界線,使愛能成就。

所以你若認真思想神的話,神其實在教導我們甚麼是愛。神的憐憫永遠大過審判,神定出律法不是要置人於死地,神定出律法要叫人知道他何時超越了界線,叫他知道他的罪,在神面前求憐憫,他經歷了神的憐憫以後,就學習憐憫一些同樣在罪裡有軟弱的人,這是律法本有最重要的意思。

原來我們守律法就是學習愛和憐憫,因為知道人性的軟弱、敗壞。當你真的看見生命,你才能憐憫,看不見生命只看見錯,永遠不會有憐憫。人的眼光往往是透過律法只看見對方的錯,看不見生命。神看見生命,所以耶穌才需要來到世上,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,滿足罪、滿足律法的要求。

只有當人看見生命,才能學習經歷愛;只有人在愛中,他才能有憐憫。我們若信神,而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學習愛,我們的信與法利賽人沒分別,我們只看見死的條文,只看見對方的錯;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問題,還以為自己信得比別人好。

人看不見自己生命真正的狀態,看不見自己在愛上的缺欠,是非常可憐;因為有天他要面對相同的審判。雅各說:「因為那不憐憫人的,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」。雖然神定了罪,要犯罪得這結果、這審判,其實神不想人經歷,神渴望對付的是罪、是撒旦,可惜人因不肯面對自己的生命,不肯承認自己的罪,所以要面對無憐憫的審判,像撒旦一樣,牠叛逆不肯回轉、不悔改,就要接受無憐憫的審判。

我們要檢視我們生命裡愛和憐憫的狀況。雅各問我們的信是信甚麼呢?若我們的信很冷漠、很殘酷,看不見生命,那信救不了我們。信必須讓你看見生命,看見人生命的狀態,而你能表達神的愛,這才是真正的信。雅各強調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死的,你的信必須有愛帶動的行為,影響別人,那才是真信,因為你已在神的愛裡,在神的生命裡,在神的憐憫裡,你有能力憐憫其他生命。

的確,我們沒權審判別人的生命,但我們卻常常犯下審判別人生命的錯誤;我們沒權定別人的罪,但我們常常在心裡定了別人的罪。我們細心思想,我們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,有人做錯一次,我們永遠看他就是那樣,無論他做了多少次不一樣,我們仍然用第一次的眼光審判他。這有沒有憐憫呢?問問自己。

若我們看人永遠停留在他錯的時候的眼光,這是沒有憐憫,沒有愛在其中。若是這樣,我們的生命沒有提升、沒有改變,因為我們停留在錯的眼光裡,對待弟兄姊妹、對待身邊的人。愛是要提升,要昇華,要不斷被充滿,要完全,不能停留在最初的階段。

所以此處說:「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」必須勝過它,這生命就是神的生命狀態。盼望我們每天都有提升、改變。想想你自己對同一人的眼光、想法、感覺,有沒有改變。若十年如此,二十年也如此,你沒有改變對那人的眼光,你要小心,因為你的生命沒有憐憫的提升,沒有愛的提升,仍然停留在律法的審判裡。這不是神喜悅的生命。求神幫助我們,憐憫我們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渴望我們的生命完全,好像天父完全一樣,祢渴望我們的生命進入祢的愛裡,在憐憫裡向審判誇勝,祢願憐恤更多人,多過審判更多人;祢願拯救更多人,多於讓他們進入火湖,這是祢的心。巴不得祢的心都存在我們心裡,叫我們願意跟隨、改變,無論我們遭遇甚麼人,巴不得我們重視的不是對方的錯,而是對方的生命。求祢祝福幫助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7日星期一

《別塞住憐憫的心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主為我們捨命,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,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。凡有世上財物的,看見弟兄窮乏,卻塞住憐恤的心,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?小子們哪,我們相愛,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,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。從此,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,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。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,神比我們的心大,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。」約一3:16-20

信息分享:
憐憫心是由愛而來,沒有神的愛很難有真正的憐憫。約翰在此說:「主為我們捨命,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」。神的愛是不保留,甚至是犧牲自己的愛,「主為我們捨命」是捨命的愛,所以約翰說:「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。」主裡的肢體必須實現基督的愛,願意捨己的愛。而有這種愛的心,必須敏感,有憐憫。

約翰舉出一個很具體的情況,就是看見弟兄窮乏。窮乏指出他可能連生存也受到威脅,若主內肢體有這樣情形,我們足夠的人應該有憐恤的心,幫助他面對。約翰說若人看見有弟兄落在這樣景況,卻塞住、攔阻自己憐恤的心,即不讓自己有行動去幫助,神的愛怎能在他生命裡呢?這憐恤是很強烈的感覺,催使人產生行動,要幫助那弟兄。

我們若單單口裡關心、支持,永遠沒有實質幫助行動,這愛是不真實的;所以約翰很強調行為和誠實。我們不可以單單停留在知道,然後說:「神會幫助你。」就如此止住。約翰指出我們若真是屬神,我們絕不會這樣;我們若擁有神的愛,我們絕不會這樣。

因為當你有這種愛,裡面就有一種力量驅使你行動,而行動使你的心舒服,那是神裡愛的力量。在現今世代裡,可能我們都很怕受騙、受傷害,所以會塞住我們憐恤的心。有時候我們會因這緣故,我們情願不做,但神的教導要我們知道,我們若塞住我們的心,使我們的心責備,我們要小心,因為若連我們的心也責備我們,神怎會不責備我們。

我們需要隨著我們的心回應弟兄姊妹之間的需要。當然我們沒有能力愛所有人,也沒有能力幫助所有人,但神總會將一些人放在我們的面前,讓我們經歷彼此相愛,學習憐憫的心。所以相愛是具體愛的實踐、行動,不是頭腦上知道要關心和愛,然後停在那裡。

故此約翰說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,不要只說不做,要用行動實現基督的愛。若耶穌只說不做,我們不會得到救恩,耶穌確實在十字架上捨棄了祂的生命,我們也要捨棄自己的生命,讓我們在當中經歷神愛的真實,因為我們的心能回應這愛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建立我們,感謝祢成為我們生命裡最重要的榜樣和激勵,叫我們知道怎樣放下自己,憐恤祢放在我們身邊的人。主阿!這與我們的本性相違背,我們必須放下我們的本性,讓祢的愛進入,讓我們的生命改變,我們才能產生行動和真誠。願祢祝福我們,叫我們的生命有這樣的提升、力量,不要只停留在舌頭上,叫我們願意付上行動,不需要考慮結果,因為祢在我們中間,祢是我們的神,祢必看顧我們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6日星期日

《不離不棄的憐憫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那人正在稱為所羅門的廊下,拉着彼得、約翰,眾百姓一齊跑到他們那裏,很覺希奇。彼得看見,就對百姓說:「以色列人哪,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?為甚麼定睛看我們,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?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,就是我們列祖的神,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耶穌,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。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,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。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,反求着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。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,神卻叫他從死裏復活了,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。我們因信他的名,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、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。正是他所賜的信心,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。弟兄們,我曉得你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,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。但神曾藉眾先知的口,預言基督將要受害,就這樣應驗了。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,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;這樣,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,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。」徒3:11-20

信息分享:
神慈悲的心從何處反映出來呢?神的憐憫又從何處反映出來呢?最深的表達其實在祂的選民向祂的態度。當耶穌來到世上,祂自己的地方,祂的百姓卻不肯接待祂,不單不接待,並且拒絕祂,將祂交於死地。

彼得說:「神,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耶穌,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。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,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。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,反求着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。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」。短短幾句話道出百姓的態度,整個過程非常不合理、不公義,這些事發生在耶穌身上,這正正反映出罪的勢力的可怕。

耶穌被棄絕、被殺,完全因百姓拒絕神的心非常強烈,但神的憐憫卻臨到這班百姓,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從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禱告,到此彼得說:「我曉得你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,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。」這不是藉口,是真實的情況。

耶穌洞悉這班百姓、群眾、官長靈裡的真實狀態,所以求神寬恕他們的不知。彼得在靈裡同樣察覺到這情況,所以說是出於不知,是靈裡的無知。當人拒絕神,他靈裡就變成昏暗無知。神沒有因這緣故而作出嚴厲審判,相反地神因這緣故,祂的憐憫加強地臨到這班百姓。

十字架上的禱告,到彼得在此的指出,都帶出神強烈的憐憫、慈悲,一次又一次給百姓機會回轉向祂,「你們當悔改歸正」是機會,容讓他們再一次回到神裡面,在主回來時他們必享安舒的日子。神不是想我們受咒詛、受責罰,神想我們安舒在祂裡面,享受與祂的關係。

神的憐憫一次又一次臨到得罪祂、傷害祂的人。我們若追求神的性情,其實我們也要一樣。很多傷害過我們的人,在靈裡是處於不知,人若真知道,他就不會傷害人,正因他不知,甚或我們傷害了別人,我們也不知道;我們不經意的眼神、說話,傷害了別人,我們不知道,因為我們靈裡的狀態不知。

所以我們渴望人以寬容心、慈憐心待我們,其實我們先要要求自己,以寬容心、慈憐心待人,才能經歷從神而來的寬恕、憐憫。當我們越發認識人生命的狀態,甚或自己的生命狀態,我們應該更深體驗神慈悲的心、慈憐的心,讓我們都能轉向這種慈憐,少一些責備、少一些審判、少一些耿耿於懷,多份慈憐心,因為一切出於無知,靈裡的無知,對方的無知,自己的無知,我們都要在神裡面用神的慈悲來寬待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永遠用慈愛、慈憐的心待我們,否則我們早已滅亡,因為祢理解明白人裡面的不知、無知。主阿!感謝祢的赦免,也感謝祢讓我們知道祢的生命,以致我們要學習放下自己的審判、看法、眼光、自以為是,多點體諒別人的不知,使我們能以祢的心、祢的眼待人。今天仍然是恩典的時候,主阿!願祢的恩典在地上大大臨到眾人,使世界在痛苦裡能經驗到愛,從祢而來的愛、寬恕、包容、憐憫,使我們能轉向祢,因為祢很美好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5日星期六

《慈悲的呼求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彼拉多傳齊了祭司長和官府並百姓,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解這人到我這裏,說他是誘惑百姓的。看哪,我也曾將你們告他的事,在你們面前審問他,並沒有查出他甚麼罪來;就是希律也是如此,所以把他送回來。可見他沒有做甚麼該死的事。故此,我要責打他,把他釋放了。」眾人卻一齊喊着說:「除掉這個人!釋放巴拉巴給我們!」這巴拉巴是因在城裏作亂殺人,下在監裏的。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,就又勸解他們。無奈他們喊着說:「釘他十字架!釘他十字架!」彼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:「為甚麼呢?這人做了甚麼惡事呢?我並沒有查出他甚麼該死的罪來。所以,我要責打他,把他釋放了。」他們大聲催逼彼拉多,求他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。他們的聲音就得了勝。彼拉多這才照他們所求的定案,把他們所求的那作亂殺人、下在監裏的釋放了,把耶穌交給他們,任憑他們的意思行。」路23:13-25

「到了一個地方,名叫髑髏地,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,又釘了兩個犯人:一個在左邊,一個在右邊。當下耶穌說:「父啊,赦免他們!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。」路23:33-34

信息分享:
耶穌是神的兒子,道成肉身到世上。當祂面對彼拉多的審問,相信內心交雜著非常複雜的感情,那些是祂所造的人,祂來到世上傳揚福音、醫治疾病、趕出污鬼,換來是許多人喊着說:「釘他十字架!」其實彼拉多清楚知道耶穌沒有必死的罪,但他們的呼喊完全遮蓋公義的聲音,他們的呼喊完全失去理智,聖經記載他們的聲音就得了勝。

彼拉多沒法敵擋那班群眾,只能照他們意思做,將一個殺人犯放了,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。耶穌面對一切無理攻擊、傷害,甚至判刑、冤獄、莫須有的死罪,不單這樣,當祂面對十字架,更受盡兵丁凌辱,將祂僅有的衣服都被分去。

在人的層面,人的尊嚴被剝奪,祂的權利、身份、正義被剝奪,那時作為人子,祂不是沒感覺,但祂內裡神的性情顯出不一樣的反應,祂內裡憐憫的心、慈悲的心令祂有不一樣的祈禱,說:「父啊,赦免他們!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

若不是內心很清楚的明白體會,沒有愛這最大動力,沒有人能發出這樣的祈禱,這祈禱不單更表現出祂的公義,更表現出神的慈愛,這禱告表達神對生命的重視和憐恤。這禱告感動當時一個釘在十字架的犯人,所以那人到耶穌面前,承認祂是彌賽亞。

當我們思想我們生命裡遭遇的一切,我們沒資格遭遇耶穌那麼大的痛苦,我們要學效是祂的性情。若耶穌在那麼深的痛苦裡,仍因祂憐恤的心而發出這禱告,我們豈不是更該學習有那樣的心寬恕得罪我們的人,相比之下,那都是微不足道的事。

盼望我們的生命不受沾污,能彰顯神的榮美,彰顯出祂愛的屬性,憐恤的屬性。能說:「父啊,赦免他們!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

禱告:
「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的生命有祢的性情,多一點放下自我執著、自義,放下我們渴望有的公義,有多一點祢的性情、祢的憐恤、祢的愛,以致我們能在世人面前見證祢的性情。願祢充滿我們的心,當我們默想祢的生命,我們可以放下一切不平,因為祢用愛化解一切不平。感謝祢!求祢幫助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4日星期五

《充滿慈悲的寬恕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他們拿住耶穌,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裏。彼得遠遠地跟着。他們在院子裏生了火,一同坐着;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。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裏,就定睛看他,說:「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。」彼得卻不承認,說:「女子,我不認得他。」過了不多的時候,又有一個人看見他,說:「你也是他們一黨的。」彼得說:「你這個人!我不是。」約過了一小時,又有一個人極力地說:「他實在是同那人一夥的,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。」彼得說:「你這個人!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!」正說話之間,雞就叫了。主轉過身來看彼得,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:「今日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他就出去痛哭。」路22:54-62

「他們吃完了早飯,耶穌對西門彼得說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彼得說:「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對他說:「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」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」彼得說:「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說:「你牧養我的羊。」第三次對他說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」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「你愛我嗎」,就憂愁,對耶穌說:「主啊,你是無所不知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說:「你餵養我的羊。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:你年少的時候,自己束上帶子,隨意往來;但年老的時候,你要伸出手來,別人要把你束上,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。」耶穌說這話,是指着彼得要怎樣死,榮耀神。說了這話,就對他說:「你跟從我吧!」」約21:15-19

信息分享:
我們今天思想耶穌對彼得的心,當彼得三次否定主,耶穌的心情是怎樣的呢?彼得是祂最疼愛的門徒,在祂生命最艱難的時候,祂最深愛的門徒竟然在人面前否定祂。當時祂的處境好像孤立無援,親密的人全離開祂,耶穌獨自面對審問、鞭打,又知道祂的門徒彼得否定了祂。

第三次否定後,主轉過身來看彼得,那眼神相信彼得一生難忘,那眼神是耶穌和彼得間很重要的傳達,彼得接收了怎麼樣的眼神呢?那眼神使彼得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,彼得要三次不認祂。那眼神沒有責備、沒有鄙視,相反那眼神令彼得出去痛哭,令彼得知道自己的軟弱、驕傲,知道自己原來做不到,甚至否定了主,那眼神叫彼得知罪。

能令彼得知罪的眼神只有接納、寬恕、愛,當彼得接收到耶穌的愛,他就出去痛哭,他不能接受自己可以做出那樣的事,那刻彼得認識自己,他不能再驕傲。當耶穌復活後見彼得的時候,三次問他愛祂嗎,彼得不能誇口一定愛,至死都愛,彼得沒有那樣說,彼得說:「你知道我愛你。」這句話表示彼得認識自己,他需要謙卑到神面前,他認識自己的軟弱、不足,所以只能說:「你知道我愛你。」

這種愛的交流,與神的交流,是最深刻的,所以日後彼得跟從主,與之前的跟從主不一樣,彼得沒有傲氣,多了謙卑;彼得沒有衝動,多了溫柔;彼得沒有自我保護,多了全然獻上,因為耶穌的眼神,那眼神讓彼得認識自己的心。

我們經歷神也一樣,若我們只是讀很多次聖經,從字面上知道很多神的話,但心靈裡聽不到神的聲音,看不見神的眼神,生命不能有更深改變。因為充滿慈悲心,必須用心靈接觸、感受、經歷,才會明白耶穌在我們生命裡的慈悲、接納和寬恕。所以我們需要敞開我們的心,多分接觸,多分放下,多分等候,就會知道神對我們的心意,神對我們的眼神。

盼望彼得的感受也是我們的感受,認識自己生命真正的狀態,然後願意謙卑到神面前說:「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用寬恕、忍耐、慈悲幫助我們,讓我們的生命能在祢裡面有轉化,讓我們生命裡有省察,更多謙卑學習,我們在祢面前沒有可誇口的,因為祢知道我們的軟弱、我們的不足。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更深認識的時候,更多謙卑,更多在祢面前祈求祢的憐憫、寬恕、幫助,因為祢知道我們愛祢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3日星期四

《好憐憫是得永生的秘訣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當人子在他榮耀裏,同着眾天使降臨的時候,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。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。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,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;把綿羊安置在右邊,山羊在左邊。於是,王要向那右邊的說:『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,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。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;渴了,你們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留我住;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;我病了,你們看顧我;我在監裏,你們來看我。』義人就回答說:『主啊,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,給你吃,渴了,給你喝?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,留你住,或是赤身露體,給你穿?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,或是在監裏,來看你呢?』王要回答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: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』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:『你們這被咒詛的人,離開我,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!因為我餓了,你們不給我吃;渴了,你們不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不留我住;我赤身露體,你們不給我穿;我病了,我在監裏,你們不來看顧我。』他們也要回答說:『主啊,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,或渴了,或作客旅,或赤身露體,或病了,或在監裏,不伺候你呢?』王要回答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: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。』這些人,要往永刑裏去;那些義人,要往永生裏去。」太25:31-46 

信息分享:
耶穌在此說出祂回來時的一些景象,當祂再回來坐在神的寶座上,要作審判,祂要解決罪的問題,解決人生命裡所有苦罪問題,所以祂回來作審判。萬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,全人類都被祂審判,沒有人能迴避,而審判是按神的標準,不是人想的標準。

神的標準是審判人的心,他內心有沒有神的良善。神賜給人良心,同時人裡面有善,人若跟隨他裡面的良善,他就能得著永生;若人離開良善,他就落入永刑裡。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這良心、良善的標準是甚麼,甚麼是神的良善呢?甚麼是神的良心呢?

可能很多人一生都不清楚,但他若願意跟隨他裡面的良知、良心、良善行動,他就知道神的良善。那些行動是從他心裡發出的,而行動反映他的心。沒有行動單是口頭說愛神,是沒有意義的,所以神一直觀察人的內心,觀察人心所發出的行動,看那些行動是否符合神的良善,用以判斷那些人屬祂,可以進入永生;那些人不屬祂,要落入永刑裡。

神每天在察驗人的生命,觀察人所做的一切,在做的過程裡,神亦觀察人的心;因此我常強調,人要為他所做的一切負責任。所以當人生發憐憫心,良善的心是他自然的回應、行動,他不需要經過思考、判斷,是憑他自然的回應作出行動,甚至他做的過程,他不知自己所做的符合神的法則、神的良善。

他不知甚麼時候做過耶穌說的那些事,「你餓了,給你吃,渴了,給你喝」,他不知道。但神說當他願意做在小子身上,就是做在祂身上,這說出神重視人心所發出的行動。憐憫不能假裝,必須發自內心才能驅使你行動,做出你不知的隱藏良善行為。神卻知道,因此神賞賜那些人可以進入永生國度。

我們需要注意我們的心,我們行事首先要注意我們的心,我們心裡驅發出的行動是否屬神的良善、神的憐憫,我們裡面若有這種性情,就驅發我們有這樣行為,包括說話、態度,而且是持續一致的。我們若在生命裡持續一致的這樣表達,証明我們裡面有神的性情,不是一刻,並且不斷提升我們憐憫的心,提升我們神的性情,提升我們生命在神裡面能不斷進深、進步。願神祝福我們,直到我們見祂那日,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交帳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的性情是良善、溫柔、憐憫。主阿!願祢的性情也進入我們生命裡,使我們的心因祢能改變,叫我們所有行為能在祢的性情裡逐漸矯正。神阿!我們知道祢每天在察看我們。主阿!我們願意開放我們的心讓祢改變、更新,使我們每天更像祢,我們的心能與祢的心連合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2日星期三

《不憐憫人的必不蒙憐憫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。才算的時候,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。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,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,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。那僕人就俯伏拜他,說:『主啊,寬容我!將來我都要還清。』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,把他釋放了,並且免了他的債。那僕人出來,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,便揪着他,掐住他的喉嚨,說:『你把所欠的還我!』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:『寬容我吧!將來我必還清。』他不肯,竟去把他下在監裏,等他還了所欠的債。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,就甚憂愁,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。於是,主人叫了他來,對他說:『你這惡奴才!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。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,像我憐恤你嗎?』主人就大怒,把他交給掌刑的,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。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」太18:23-35

信息分享:
人比較喜歡做審判的角色,通常認為自己比別人好,自己沒問題,出問題的是對方。因著人的罪、自我,人總是看到別人的問題,看不見自己的問題,忘掉真正能審判人只有神。耶穌這比喻清楚說明只有主人能審判人。每個人在神面前都虧欠了神,我們虧欠神的地方多到我們不認識。

有時候心底裡的驕傲、自我,得罪了神,我們不曉得,但神的審判永遠不會大過祂的憐憫。聖經告訴我們,神的憐憫大過審判,祂對人生命慈憐的心,永遠在發動,當祂看見人願意到祂面前承認悔改,神慈憐的心就發動,神寬恕不再追究。

有時候我們不曉得,為甚麼神可以寬恕那麼多罪?為甚麼神有那麼大容量,不計較人對祂一切不信叛逆的罪?有時候神竟然赦免一些人不能赦免的罪,因為神裡面愛的寬容、力量,遠遠大於祂摧毀生命的力量。若不是因為神愛,沒有人能站在祂面前。

人很奇怪,當神赦免了他的罪,他忘掉自己也需要赦免別人的罪,當他看見神的憐憫,他應該也向人表達他的憐憫。所以聖經啟示要我們不斷學習寬恕,學習不計算人的惡,學習放開人欠自己的,因為神裡面的愛、慈憐心,永遠大於審判心。

若神赦免我們的罪,而我們不肯赦免別人的罪,不原諒別人,是對神的赦免不尊重、不看重,我們就需要面對神的追究。耶穌說:「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」這饒恕不是表面上,是從心裡因著憐憫,因神的慈悲發出的饒恕。

當你有從心底出的饒恕,你才能得神真正的饒恕。你心底裡若仍然有些人是每當想起都覺得不舒服,每想起都不想再想,表明你仍然有些地方不肯寬恕。這不想想起是一種傷痛,可能是他傷害過你帶來的傷痛,但你何時願意靠著主寬恕,你的傷痛反而得醫治,因為神醫治、寬恕了你,你內心就有釋放快樂。

我們不應該再被傷害捆綁,好像被神赦免那刻得釋放,我們赦免人那刻也同樣得釋放。願意我們有更多憐憫,更多慈憐心,不是審判心,亦不要因受傷繼續懷著不滿,或將恨存在心裡,叫我們在神裡面清除,靠著神的憐憫清除一切恨,使我們裡面得真正的釋放,讓神慈悲的心融入我們的心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用慈悲待我們,感謝祢用赦免待我們,感謝祢用寬容待我們,使我們的生命有盼望、有釋放,有改變的機會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容讓祢慈憐的心進入我們裡面,讓我們不是看見別人的惡,讓我們看見他的生命,更美的生命,以致我們願意赦免,釋放。主阿!我們知道自己做不到,願意祢更新我們的靈,使我們經驗祢慈悲的心,以致我們能成為慈悲的心,生命能得真正的釋放。求祢幫助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

《教導饒恕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那時,彼得進前來,對耶穌說:「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當饒恕他幾次呢?到七次可以嗎?」耶穌說:「我對你說: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個七次。」」太18:21-22

信息分享:
有人得罪你,為甚麼那麼難饒恕呢?因為很多時候,人被受傷的感覺所捆綁。的確,人的受傷可以影響他很深遠,身體的受傷可能影響他日後的健康、行動,心靈的受傷可以使他有很多恐懼,不想再面對,靈裡受傷的影響使他害怕到神面前。

受傷產生的害怕或不肯面對,某個程度是自我的保護,但那保護亦同時成為人的捆綁,令人無法突破自己、提升自己,很多人一生就停留在那階段裡。經歷生命裡的釋放、沒有重壓、完全自由的感覺,是很重要寶貴的經驗。聖經裡神很強調饒恕,饒恕別人,因為饒恕是愛的部分,也是得釋放很重要的部分,接近神性情的部分。

所以聖經教導我們必須饒恕別人,在主禱文也提醒我們要饒恕別人,因此我們必須注意我們心裡的狀況。猶太拉比教導饒恕三次已很好,四次已了不得,重點放在次數上,變成表面的行為。彼得問耶穌饒恕七次也離不開這行為形式,耶穌教導要七十個七次,就是要離開形式,要心的轉變。

心裡必須有神的憐憫、慈悲,有這種性情,才有完全的饒恕,耶穌要求人追求這種性情,重點不將自己的感受、受傷放在第一位。人若將自己的受傷放在第一位,他沒法饒恕;重點也不是將他在人面前,表現出是怎樣的人放在第一位,不是他做到多少次。

耶穌要生命完全、無瑕疵,耶穌的要求很絕對,因為祂是監察人心的主,祂知道我們心裡隱藏的一點點不願意、不真實,祂都拒絕,耶穌的要求是七十個七次。當你反覆不斷饒恕一個人,你的心必定轉變,一定轉向神的性情,因為沒有人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如此饒恕一個人,人必須回到神的性情,才有能力饒恕人。

當人的重點不放在他的痛上,不放在別人做錯甚麼,自己做對甚麼,當他的重點轉向神的性情,他裡面的感覺變得不一樣,他裡面的痛會減低,釋放會更容易,願意真心說出寬恕的話更容易,因為他的心轉向神的性情。

可是人不願意,不願意不是做不到,是不願意做,這是攔阻我們靈裡成長,有神的性情很重要的原因,這就是自我。我們若仍然將自己放在第一位,沒辦法饒恕人;除非我們將耶穌放在第一位,將神的性情放在第一位,否則無法饒恕人,永遠被這痛苦捆綁著。

耶穌來要叫我們在真理中得自由,我們必須自由,我們必須有神的性情才能自由,在神裡真正享受靈裡的福樂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所建立的,祢不是要我們做次等基督徒,祢要我們成為完全的基督徒,祢要我們徹底跟隨祢,不是表面的跟隨,祢對我們生命的要求很高。我們在祢的面前都害怕,求祢給我們勇氣、剛強,夠膽面對生命的軟弱,來到祢面前,讓祢祝福我們,讓祢的性情進入我們裡面,改變我們,叫我們的生命得到真正自由。求祢憐憫、祝福、帶領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20日星期一

《去找一隻迷了路的羊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你們要小心,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。我告訴你們:他們的使者在天上,常見我天父的面。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,一隻走迷了路,你們的意思如何?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,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?若是找着了,我實在告訴你們:他為這一隻羊歡喜,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!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,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。」太18:10-14

信息分享:
「你們要小心」是警告,耶穌警告我們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。為甚麼耶穌發出這警告呢?祂說因為小子有使者在他身邊,而那使者常常到神面前,報告小子的情況。我們每個人都有神放在我們身邊的使者,那使者常常到神面前,因此我們要小心我們所做的。

不可輕看小子,因為神重視他的生命。人眼中他只是小子,不值得重視,甚或是一百隻羊中其中一隻,人看來微不足道。當人忽視生命,就會忽視那隻羊,那小子。神重視生命,祂不是看數目,而是每個生命。所以神常常對生命發出憐憫、慈悲,渴望小子回到祂身邊。

耶穌說那隻羊走迷了路,走迷了路換句話說迷失了方向,甚至離開了神,離開當行的路,這與故意離開有分別。迷失是他自己不曉得,在過程中他偶然失了方向,離開了正路,迷失在他不能分辨的路。

當人偶然離開了神、迷失,神願意尋覓他回來,神主動尋找他,讓他知道祂是神,然後引領他回到羊圈,因為神重視他的生命,憐恤他,不想他徘徊在外,被罪惡所摧殘,所以神願意尋找他,讓他能回歸。

尋找是需要很大的忍耐,要有很大的動力去做,因為不知道是否能尋到,不知道能否帶回,也不知道他是否真正處於危險。神有強烈慈愛心、慈悲心,所以無論甚麼狀況,神都願意盡力將羊挽回。的確,在人的層面,很容易想放棄。若沒有神的慈悲,我們很容易會放棄一個生命,反正還有九十九隻,為甚麼要辛苦去找那一隻呢?

神有不願放棄的心,因為神重視生命。當我們在神裡面才能有神的心,同樣重視生命。當我們重視生命,付出了代價,耶穌說你的歡喜快樂是非常大,天上的父也是這樣歡喜快樂,因為挽回一個生命,祂不願意這小子失喪。這是最大的賞賜,裡面有很大的歡喜滿足快樂。

所以我們必須留心耶穌說:「你們要小心」。不要點讓自己的心出現輕看,有時候我們要堅持一個生命,真要付出很大的忍耐、代價,但神若讓我們有負擔,有熱熾的心付出,我們就要回應,以致我們與神一同經歷那過程,也與神一起經歷尋回後的歡喜快樂,這是神在生命裡與我們同工,很重要部分。我們不要失去這樣的生命動力,我們要在神裡有慈悲心、有動力,渴望迷失的生命能回歸。求神幫助我們,體驗這份寶貴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警告我們,因著祢的警告,我們更曉得祢的心意,曉得祢重視每個生命。感謝祢重視我們的生命,所以我們能回轉祢裡面,我們曾經迷路、軟弱、犯罪,祢卻願意不離不棄尋找我們,叫我們回轉祢身邊。盼望這心在我們裡面深深烙印,以致我們學效祢重視每個生命,特別祢交付我們手中的每個生命。求祢憐憫幫助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

《失落了憐憫心的財主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有一個財主,穿着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,天天奢華宴樂。又有一個討飯的,名叫拉撒路,渾身生瘡,被人放在財主門口,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,並且狗來舔他的瘡。後來那討飯的死了,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。財主也死了,並且埋葬了。他在陰間受痛苦,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,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,就喊着說:『我祖亞伯拉罕哪,可憐我吧!打發拉撒路來,用指頭尖蘸點水,涼涼我的舌頭,因為我在這火焰裏,極其痛苦。』亞伯拉罕說:『兒啊,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,拉撒路也受過苦;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,你倒受痛苦。不但這樣,並且在你我之間,有深淵限定,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;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。』財主說:『我祖啊!既是這樣,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,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,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,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。』亞伯拉罕說:『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。』他說:『我祖亞伯拉罕哪,不是的,若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,到他們那裏去的,他們必要悔改。』亞伯拉罕說:『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,就是有一個從死裏復活的,他們也是不聽勸。』」路16:19-31

信息分享:
耶穌這比喻背景是回應當時的人關於金錢問題,這比喻裡有個財主和乞丐,他們死後的結局。我們卻千萬不要誤會,以為人有錢就會入火湖,窮人就會上天堂與主一起,重點不是有錢或沒錢,重點是亞伯拉罕所說,有沒有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。

耶穌這財主的描述對比非常強烈,反映出這財主沒有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。在舊約裡很多神所啟示的律法,都著重憐恤有需要的人,神非常著重人怎樣運用金錢,欠債該怎樣處理,怎樣對待沒飯吃的人,舊約裡很多這類教導,重點如耶穌說律法的總意是愛神愛人。

耶穌說這財主沒有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,換句話說他沒有愛神愛人,在他生命裡神沒有位置,人亦沒有位置,他生命裡只有金錢,所以在世時他盡情享樂,享受他有的一切。神啟示金錢不過是工具,神賜給我們的金錢,叫我們好好管理,將金錢用在生命上,讓生命得益處。

在舊約的時代,神帶領以色列人,神供應他們的需要,供應他們一切缺乏,神清楚讓人知道萬物出於祂,人不應該以金錢取代神的位置。這財主完全不理會拉撒路的需要,他生命中金錢是首位,他根本不敬畏神、愛神,更不愛人。所以他的結局最後要落入火湖裡,因財主明顯沒有神的性情,沒有神的愛、神的憐憫,因此他的結局是永遠滅亡。

當我們追求神,我們學習憐憫,重點不是在於我們施捨多少,做多少善事,關心多少人,重點在我們心裡的感動,對人生發出慈悲的心有多少。當這心發動,你自然有行動,而那行動你不需要加以分析判斷,過程中你知道要行動就去做,這是你在神裡當有的性情。

有時候我們在自我裡,判斷了很多當做的事或不當做的事,卻忽略了聖靈的引導,神在我們裡面生發出的心,當我們願意跟隨這心,就是跟隨神的道而行。當你順從聖靈的感動而行,你就能活出神的性情,做神的工作。

當我們面對我們的人生,我們不是單注重做善事,重點不在此,重點在我們的靈裡有沒有清楚的感動,用行動憐恤我們身邊的人,將我們有的都分享出去,包括靈裡、金錢、物質上都願意分享出去。我們一起學習,其實都要回歸聖經的啟示,學習愛人愛神,當我們願意回應,我們的心就有神性情的流露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建立我們的性情,雖然在多處我們仍然有自己的主張、自己的想法,我們相信祢一定會在靈裡引導我們作出改變。主阿!讓我們能敏銳祢的感動,敏銳祢在我們裡面所生發的性情,以致我們願意回應,看見祢在我們身上所成就的工作,亦透過我們的生命可以祝福更多人的生命。願祢與我們同在,帶領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8日星期六

《在安息日醫治病了18年的女人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安息日,耶穌在會堂裏教訓人。有一個女人被鬼附着,病了十八年,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。耶穌看見,便叫過她來,對她說:「女人,你脫離這病了!」於是用兩隻手按着她,她立刻直起腰來,就歸榮耀與神。管會堂的因為耶穌在安息日治病,就氣忿忿地對眾人說:「有六日應當做工,那六日之內可以來求醫,在安息日卻不可!」主說:「假冒為善的人哪,難道你們各人在安息日不解開槽上的牛、驢,牽去飲嗎?況且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,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,不當在安息日解開她的綁嗎?」耶穌說這話,他的敵人都慚愧了;眾人因他所行一切榮耀的事,就都歡喜了。」路13:10-17

信息分享:
慈悲心發自內裡,這心帶動人所看的事及行動。耶穌有慈悲的心,當祂看見一個女人,祂看見她的生命狀態,人只看見那女人的身軀彎得一點直不起來,可能很多人也是這樣,耶穌不只看見她外在身體的狀況,更看見她靈裡被鬼壓制著,使她沒法抬起頭來。

人更加需要洞悉和分辨這種靈裡的狀態。當你有慈悲的心,你就會看見生命,當你從神的心出發,你就容易看見人靈裡的狀態。耶穌說:「這女人‧‧‧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」,她整個生命完全被壓制已十八年,所以她沒法抬起頭來,生命沒有力量,沒法面對她的許多軟弱。

耶穌看見她,祂的心使祂行動,便叫她過來,對她說。這神蹟不是出自那女人的要求,可能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問題,但耶穌看見,便叫她過來。到耶穌面前很重要,那女人便過來,她不單過來,而且聽到耶穌的說話,「女人,你脫離這病了!」神親自釋放她,一個被壓制的生命,祂用兩隻手按着她,她立刻被釋放。

當我們願意開放我們的生命,讓神的手按在我們身上,我們就能得釋放。有時候不是神不憐憫我們,不以慈悲待我們,而是我們不肯離開那狀態。十八年可以變成習慣,每天如常生活,不想改變,她可能已麻木了,每天都那樣過。當她遇見神,被神的手按著,她立刻得釋放,直起腰來,歸榮耀與神。

人的生命應該榮耀神,應該有光彩,有力量抬起頭,因為人身上有神的榮耀、神的形象,可惜罪帶給生命壓制,令人沒法抬起頭,已經很多年,甚至自己也覺得沒有可能,想放棄,不願意離開那狀態的時候,耶穌便叫過她來。

不知我們是否聽見?當你能經驗耶穌的滿足,給予你的憐憫,你就願意起來回應神,當你能經歷耶穌,你同樣能將神的慈悲施予別人。因為我們的心已經改變,我們有力量改變我們的生命狀態。盼望神解開我們的生命,不要被罪、被撒旦繼續捆綁,我們必須抬起頭來,也必須將神的慈悲散發給其他人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完全知道我們生命的狀態,祢知道我們被壓制之處,並且祢願意解開我們被壓制、被捆綁的地方,祢願意用慈悲的心憐憫我們。願意祢的手也按在我們身上,叫我們的生命得釋放,叫我們的生命被解開,因為祢是我們的主、我們的神。求祢幫助我們活出有祢光芒、有祢榮耀的生命。主阿!願祢賜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7日星期五

《憐憫困苦流離的人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於是對門徒說:「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」太 9:35-38

信息分享:
耶穌憐憫的心因為看見人,祂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耶穌不是看見一個個人,耶穌看見他們靈裡的狀態。當祂看見人靈裡的狀態,祂的心就難過,充滿憐憫,祂看見人靈裡困苦流離。但人不曉得,人不知道自己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

人不知道自己靈裡的狀態,耶穌卻看得很清楚,他們靈裡困苦流離,困苦在原文是被剥奪、剥皮的意思,完全被掠奪,流離是被丟棄的意思,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方向、目標、家鄉。當人不能在神裡,他靈裡的狀態就是這樣,被撒旦透過罪任意掠奪、撕裂,人亦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、價值、方向,人云亦云就是人一般靈裡的狀態。撒旦那麼容易迷惑人,因為人沒法脫離這種狀態。

羊必須有牧人,若羊沒有牧人,羊就就會在這種狀態,牠沒有保障、沒有帶領、沒有餵養。當羊沒有牧人,牠們的生命就常受威脅;人也一樣,人沒有牧人,他的生命就常受威脅,所以人必須歸回一牧人,就是我們的主耶穌。

耶穌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落在這樣的狀況,祂不想人落在這樣的狀況,要人回歸祂裡面,歸祂牧養,生命重得平安、喜樂。但人沒能力自己這樣做,所以神的憐憫有行動,引導那些人回到牧人身邊,就是由工人引導他們回到牧人身邊。

工人來自那裡呢?不是你想當就成,原來做這工作必須由神差遣,因為有神的差遣,你才有靈裡的力量、靈裡的洞悉、靈裡的感動,用神的心引導困苦流離的人回到神裡面。靈裡的分辨、洞悉對工人非常重要,他知道那些是屬神的莊稼,將他們帶回牧人那裡。

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是要收他的莊稼,屬神的莊稼,只有被神打發的人才會曉得,才能做到神要他做的工作,使那些人脫離困苦流離,回到神的牧養裡,這就是神的憐憫。耶穌來到世上直到如今,神的憐憫從未停止,神不斷打發工人做這工作。另一方面,有人願意成為工人,神才有人可打發。

我們需要有耶穌的眼光,需要靈裡這樣的洞悉,才能明白耶穌的憐憫,願意成為工人,被主打發收祂的莊稼。憐憫一定生發出行動,憐憫驅使人有行動,正如憐憫的心驅使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因為祂看見人落在這樣的光景,使祂有這行動做這些工作。

當我們活在世上,有甚麼工作比做生命的工作更重要,更有價值呢?有甚麼工作比與耶穌同工,被耶穌打發出去的工作更有意義呢?我們的原始起點必須有耶穌的憐憫,才會看見生命,願意被打發走遍各城各鄉,做這工作。願神差遣我們出去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的憐憫心臨在我們生命裡,使我們能歸回一牧人,同樣求祢憐憫的心驅使我們有同樣的憐憫心,使我們看見許多靈裡有需要的人,使我們有行動成為祢的工人,收祢的莊稼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從心底裡有這份憐憫、催逼、行動,仿傚祢走遍各城各鄉,做生命的工作。願祢祝福我們,祝福我們手所做的,加添我們靈裡的能力,使我們能完成祢所託付我們的工作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6日星期四

《愛你的鄰舍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,說:「夫子,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?」耶穌對他說:「律法上寫的是甚麼?你念的是怎樣呢?」他回答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主你的神;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」耶穌說:「你回答的是。你這樣行,就必得永生。」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,就對耶穌說:「誰是我的鄰舍呢?」耶穌回答說:「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強盜手中。他們剝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個半死,就丟下他走了。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,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。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,看見他,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。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到店裏去照應他。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,交給店主,說:『你且照應他,此外所費用的,我回來必還你。』你想,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?」他說:「是憐憫他的。」 耶穌說:「你去照樣行吧。」」路10:25-37 

信息分享:
怎樣才能得到永生呢?是否我們舉手說信耶穌就能得永生呢?耶穌說得永生的標準是愛神愛人。愛神愛人是發乎人的心,沒有這心人很難做到。聖經說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神,人裡面沒有這本質,不能愛神。愛神是怎樣表現出來呢?耶穌說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

怎樣愛鄰舍,誰是鄰舍呢?耶穌透過一個比喻說,所有生命裡有需要的人就是你的鄰舍,當神讓你遇見他,他就是你的鄰舍,你遇到鄰舍,神仍然讓你有自由的選擇,你可以行過視若無睹;你也可以望望他,然後行過,或再多點,為他祈禱;你也可以付諸行動幫助他。

但要付出行動就需要多一點心,耶穌說:「撒馬利亞人‧‧‧看見他就動了慈心」。沒有動了慈心,沒有觸動,不會有行動,不會上前,不會纏裹他的傷口,更不會帶到店裡照應他,慈心帶來一連串行動,切實幫助鄰舍。

動了慈心是神的慈心,撒馬利亞人其實表達耶穌,看見無數人生命裡受了很多創傷,因為罪的緣故帶來很多創傷,耶穌就動了慈心,醫治他,纏裹他,照顧他,讓他慢慢恢復。我們是否看見受傷的人,靈裡是否看見人的狀態?看見以後我們怎樣反應?

耶穌的比喻特別列出三種人,祭司、利未人、撒馬利亞人,耶穌不是隨意說出這些人物,祭司、利未人都是表現出很聖潔的神職人員,但他們卻沒有生命的流露,他們只顧自己,不想沾污自己,所以在旁邊行過,置身事外,保持高高在上,惟我獨尊,惟我聖潔。撒馬利亞人卻動了慈心,上前幫助。

神不是高高在上,神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親自經歷罪帶給人的痛苦,祂親自幫助、醫治、纏裹人生命裡罪帶來的傷痛,祂親自死在十字架上,為要買贖我們,使我們的生命得到釋放,一連串行動因為祂動了慈心。沒有神的憐憫,一個受傷的人是沒有盼望的,得不到醫治,所以憐憫心、慈心帶出行動去幫助人得到醫治。

耶穌已經行了,所以叫所有跟隨祂的人:「你去照樣行吧。」每個人都要做,每個人都會遇上受傷的人、鄰舍,因為神透過這些機會將祂慈悲的心、祂的愛顯露出來,讓更多人經歷祂的愛,認識祂的愛,使他的心回轉歸向神。我們需要千萬個撒馬利亞人慈悲的心,觸動更多人的心,歸向神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是滿有憐憫、恩慈的神,因這緣故我們得到醫治機會,我們有機會被幫助、被建立。主阿!祢渴望更多人得醫治、得建立,因此祢渴望所有跟隨祢的人都幫助他的鄰舍,都要照顧、建立、醫治。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的心有祢慈悲的心,懂得體會生命裡的痛苦,又願意付上我們的行動。神阿!感謝祢!因為這行動,生命才有盼望、得安慰。求祢幫助我們,透過我們成為祢的器皿,將祢的愛、祢的恩慈流露。我們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5日星期三

《憐憫如同羊沒有牧人的人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他們就坐船,暗暗地往曠野地方去。眾人看見他們去,有許多認識他們的,就從各城步行,一同跑到那裏,比他們先趕到了。耶穌出來,見有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,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。天已經晚了,門徒進前來,說:「這是野地,天已經晚了,請叫眾人散開,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裏去,自己買甚麼吃。」耶穌回答說:「你們給他們吃吧!」 門徒說:「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,給他們吃嗎?」耶穌說:「你們有多少餅,可以去看看。」 他們知道了,就說:「五個餅,兩條魚。」耶穌吩咐他們,叫眾人一幫一幫地坐在青草地上。眾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,有一百一排的,有五十一排的。耶穌拿着這五個餅,兩條魚,望着天祝福,擘開餅,遞給門徒,擺在眾人面前,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。他們都吃,並且吃飽了。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,裝滿了十二個籃子。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。」可6:32-44 

信息分享:
人的憐憫多數是表現在施予我們所擁有多餘的,神的憐憫不是這樣,神的憐憫完全沒保留施予。耶穌在身心靈都很疲累情況下,當祂看見很多人翻山越嶺跑到祂那裡,祂看見那些人很渴望聽到神的話語,就憐憫他們,雖然祂很疲倦,祂看見那些人比祂有更大需要,他們靈裡極度缺乏。

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,意思他們沒有被餵養,當時有很多宗教領袖但沒有牧人,那些人心靈裡沒有神的餵養,所以他們枯乾,一旦聽到耶穌的道,他們不顧一切走到耶穌面前,不斷要聽祂講道,耶穌就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。只有神的話語才滿足人裡面的需要,沒有神的話語,人的生命沒有出路,極度飢餓。耶穌憐憫他們,將神的話語教導餵養他們。

耶穌的憐憫是將祂所有的分享出去,耶穌不單憐憫他們靈裡的需要,亦憐憫他們心裡的需要,肉體上的需要。在曠野地,天已經晚了,不是那麼容易找到東西吃,而且人數不少,耶穌看見這情形,就憐憫他們,不想他們餓著回去,因為神給人的是身心靈全人的滿足。

我們很容易對人說:「我會為你祈禱。」但我們的憐憫關心若只限於祈禱,這不是神的憐憫,神的憐憫是在生命中付出,親自教導神的話語,彼此扶持建立,滿足身心靈的需要。我們需要分辨真正的需要,我們也需要滿足生命真正的需要,我們不能只是說會代禱。

耶穌在極度疲倦,祂自己也飢餓時,祂仍然憐憫當時的群眾。耶穌說:「你們給他們吃吧!」似乎是很荒謬的命令,其實祂向門徒表達叫他們去憐憫眾人,「給他們吃吧!」去滿足他們的需要。打發人離開很容易,給他們吃困難,滿足他們的需要是很大的困難。

門徒反問:「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,給他們吃嗎?」二十兩銀子是很大的數目,難道要拿出那麼多金錢?沒可能。耶穌回應說:「你們有多少餅」?你們有多少就拿多少出來,門徒只有五個餅,兩條魚,耶穌吩咐他們都拿出來。當經過神的祝福、憐憫,眾人都因著這點點奉獻,完全得到滿足,神蹟發生了。

我們可能會先想自己的需要,看看五個餅,兩條魚能剩下多少再給他們,但耶穌的憐憫不是這樣,耶穌要我們全部拿出來,這就是祝福,是行動,拿出來成就神更大的豐富,滿足更多的生命。這屬靈原則,這行動就是神的心,當人願意將他的憐憫變成行動,神蹟就發生,生命得到滿足,身心靈都能得到滿足。

當我們願意施予,行出第一步,就會看見神的工作、神的奇妙、神的能力。社會自小教導我們要為自己積蓄,為自己預備將來,為自己做這做那。當每個人都為自己做,不會產生憐憫,只能自己解決,每個人的問題自己解決,這不能成就神的愛、神的祝福、神的憐憫。

當我們的生命仍然停留在世界的標準,神的道、神的憐憫、神的性情不能融入我們的心。的確,將五個餅,兩條魚拿出來不容易,拿出來自己也沒有得吃,但拿出來這行動,正正讓神在當中顯出祂的能力和慈愛,憐憫的結果不單滿足生命的需要,並且有餘裝滿十二個籃子。

我相信一個人願意為神付出,他必定有餘,不會缺乏,必定有餘。當人為自己計算,以為有餘,最後可能缺乏;當人不為自己計算,全然擺上,以為缺乏,最終原來有餘,因為神,不是因為我們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的教導,感謝祢叫我們看見甚麼是憐憫,感謝祢讓我們看見祢怎樣為生命擺上,亦透過這些行動教導我們。神阿!我們願意學習,求祢幫助我們有更大的信心回應,使我們真的行道,不是單單聽道,使我們不是知道憐憫,而是行出憐憫。主阿!讓祢的生命彰顯在我們身上,滿足祢的心意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4日星期二

《慈悲的父親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耶穌又說:「一個人有兩個兒子。小兒子對父親說:『父親,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。』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。過了不多幾日,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,往遠方去了。在那裏任意放蕩,浪費資財。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,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饑荒,就窮苦起來。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,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。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,也沒有人給他。他醒悟過來,就說:『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,口糧有餘,我倒在這裏餓死嗎?我要起來,到我父親那裏去,向他說:父親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。從今以後,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,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!』於是起來,往他父親那裏去。相離還遠,他父親看見,就動了慈心,跑去抱着他的頸項,連連與他親嘴。兒子說:『父親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。從今以後,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。』父親卻吩咐僕人說:『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,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,把鞋穿在他腳上,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,我們可以吃喝快樂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。』他們就快樂起來。那時,大兒子正在田裏。他回來,離家不遠,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,便叫過一個僕人來,問是甚麼事。僕人說:『你兄弟來了。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的回來,把肥牛犢宰了。』大兒子卻生氣,不肯進去。他父親就出來勸他。他對父親說:『我服事你這多年,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,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。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,他一來了,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!』父親對他說:『兒啊!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;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,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。』」路15:11-32

信息分享:
父母親對兒女的愛,多數是聽話的就愛多些,父母絕對不想兒女犯錯,都想他們走正路。人愛別人大多帶著這種期望或條件。很多人不會同意耶穌這比喻,他若是那父親一定不分產業給兒子,更不會給他犯罪機會,淪落到那地步,甚至他可能永遠不再回來。

我們卻沒想到我們原來沒辦法控制生命,我們不能控制另一個人不犯錯,也不可能控制另一個人必定做對。因為神賦予人自由意志,神尊重人的意志,無論人選擇甚麼,神完全尊重。耶穌這比喻中,父親容讓兒子作選擇,容讓兒子經歷生命可能出現嚴重的錯,父親只期望他有天醒悟,而重回自己身邊。

神就是這樣憐憫人,原來慈悲包括尊重對方可能犯錯,又尊重對方永遠不回轉或回轉。父親只能等待,等待他兒子有天醒悟,等待他有天回來,所以有天他發現兒子果然回來,「他父親看見,就動了慈心」,他內心很激動,因為兒子自願回到他身邊,不是被他強迫。

那兒子是自願的,心渴望回到父親身邊,這是多難能可貴,所以父親說:「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。」他很快樂因為兒子甘願回到他身邊。神的慈悲臨到他身上,恢復他所有身份地位,那快樂難以形容。大兒子聽見,心裡卻氣忿,他不明白他做對,為甚麼父親沒有那樣對待他。原來神的慈悲在大兒子身上是一樣的,因為他從不離開,父親所有都屬於大兒子。

因此神的慈悲不在於你做過甚麼,因而向你發慈悲,神的慈悲基於關係,基於你是祂的兒女,無論你做甚麼,祂的慈悲永不離開。希望我們重新重視關係,不是曾經做過甚麼,或曾經沒有做過甚麼,太多時候我們的思維,仍然停留在我做過甚麼,但神從來不這樣看。

只要你的心歸向祂,祂的憐憫、祂的慈悲就發動在你生命裡,你永遠與祂同在,可以享受祂的一切,因為你是祂的兒女。我們必須認定,當我們能認定,我們心裡才有真正的滿足和喜樂,無論是大兒子、小兒子,都可以在神裡得到滿足和喜樂。盼望我們不要再用自己的眼光,或別人的眼光對待自己,我們必須用天父的眼光對待自己,天父的慈悲永遠在我們的生命裡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重視我們的生命,永遠重視這樣的關係,祢的憐憫、祢的慈悲從沒離開我們的生命,無論我們做錯或做對多少事,都不足以影響祢在我們生命裡的關係,祢對我們的憐憫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使我們常常回到祢身邊,叫我們享受與祢的關係,享受祢對我們的憐憫、慈悲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3日星期一

《我來是召罪人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耶穌在屋裏坐席的時候,有好些稅吏和罪人來,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坐席。法利賽人看見,就對耶穌的門徒說:「你們的先生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?」耶穌聽見,就說:「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經上說:『我喜愛憐恤,不喜愛祭祀。』這句話的意思,你們且去揣摩。我來,本不是召義人,乃是召罪人。」」太9:10-13

信息分享:
只有神對每個生命有最真實的認識,耶穌到一個稅吏家吃飯,很多人認為可能是馬太的家,祂看見很多人,有好些稅吏和當時被定為罪人的人,有門徒也有法利賽人。耶穌在吃飯的過程,沒說甚麼話,只是與那些稅吏罪人一起吃飯。

人卻因此作出審判,特別是法利賽人:「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飯呢?」意思祂若是神聖、聖潔的老師,怎麼能與他們一起呢?仿佛與他們一起就貶低、影響祂的身份。很多人不自覺地已審判了很多人,我們對別人做的事很容易下了結論,很容易評判別人的想法、做法,卻看不見自己如何。

法利賽人習慣批評別人,卻看不見自己是怎樣,他們對自己的認識,與群眾對他們的認識,相差很遠,更遠是耶穌對他們的認識。在耶穌眼裡,那班法利賽人正是罪人,需要祂這醫生的罪人,法利賽人卻自以為是康健的人,不需要醫生,他們的生命其實已病入膏肓。

人人都覺得稅吏是罪人,因此他們容易承認自己是罪人、病人,需要醫生。馬太對耶穌的呼召,回應很快,因為他承認他是罪人,他需要醫生。當我們面對神,我們是否認識自己生命的本相,我們需要耶穌?耶穌沒有審判我們,耶穌此時仍然施下憐憫,接納我們每個人生命的狀態。

當我們面對自己生命真實一面,坦白說,我們逃避多於接受,不承認多過承認,甚至覺得自己非常不可愛,耶穌說:「我喜愛憐恤」。甚麼時候人承認他生命真實那一面,甚麼時候神的憐憫就臨到他。耶穌到世上就是要做這工,祂不單拯救人,並要將人的生命完全改變,成為真正的義人。由罪人成為義人是一個過程,生命裡不斷更新的過程。

耶穌說:「我喜愛憐恤」,神不單憐恤人、拯救人進入救恩裡,神並要人生命作出徹底的改變,因為神喜愛憐恤。醫生醫治不是單單叫人不痛已算解決,不是。醫生醫治是要治好他所有問題,耶穌是最偉大的醫生,祂醫治人最深的病因,要清除病根,使他徹底康復,成為真正的義人。但人必須承認自己需要醫生,承認自己是病人、罪人,才能得著神的憐恤、醫治。

禱告:
「主耶穌阿!感謝祢!在我們沒法接受自己是罪人的時候,祢已接受我們;在我們沒法寬恕自己的時候,祢已經寬恕我們。何時我們願意來到祢面前,承認我們的罪,何時祢的赦免就臨到,因為祢喜愛憐恤,祢憐恤、愛顧人的生命。感謝祢愛我們,我們在祢的面前不過是無用的罪人,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憎恨,為甚麼自己的生命會這樣,祢卻仍然接納、憐恤我們,不斷在靈裡用祢的話語提醒我們、鼓勵我們,使我們能回轉,向祢方向走。主耶穌阿!感謝祢!祢是醫生,祢不是半途而廢的醫生,祢要徹底醫治我們的生命,叫我們能成為完全的人、健康的人。求祢繼續幫助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2日星期日

《應許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太5:7

信息分享:
聖經說: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憐恤不單是世間所說的同情心,憐恤比同情心更深。神的憐恤不是因看見我們的遭遇不好,所以感到難過。憐恤是人心靈深處以對方的眼光看,以對方的見解思想,以對方的情感,感受對方的生命狀態。

只有神才有這樣的憐恤,因為人在罪中常常以自我為出發點,神卻以生命為出發點。因此憐恤這字在聖經裡有時候會翻譯作動了慈心,耶穌在心的深處感受很深的感情,有很強烈的渴望為對方擺上一些行動,這是動了慈心。要憐恤人,必須看見對方的生命狀態,當你真的看見對方生命裡的困苦,特別是靈裡的困苦,能與那困苦有共鳴,你才能有憐恤人的心。

此處說: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」,他主動生發這樣的心、情感,他就能經歷神在他生命裡同樣的憐恤。這憐恤若在靈裡,指你要寬恕對方的罪、軟弱,當你寬恕對方的罪、軟弱,你必蒙神的寬恕,同樣的相待。耶穌說了很多差不多意思的話,「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」,你要主動行這步,你就能經歷神使你生命裡發生同樣的事。

在靈裡有更深體會,你必須看見對方靈裡的狀態,願意寬恕接納,你才能體會自己在同樣的狀態,能接納神在你生命裡的寬恕、憐憫,你才能經驗真正的喜樂。神讓我們在生命裡這樣體驗和經歷,因這種互動關係,沒有人能獨自經歷,因此我們與神與人,三者之間互動關係,生命的建立就如此成形。

生命的建立不是神給你憐憫,你從此有憐憫,神在很多事上、互動裡,使你經驗過,你就能明白。神要人在其中參予,你必須參予,若你有些地方不肯參予,例如對方得罪你,你不願意寬恕他,你就沒法經驗真正的寬恕。因為寬恕是互動關係,你要得神的寬恕,你先要寬恕別人。

原來當你有恨、不寬恕,神亦無法寬恕你,因為你沒有承認你的罪、軟弱,那麼怎能得神的寬恕呢?你真的憐恤另一個生命,你願意接納他,你就能經驗神在你心靈裡的釋放、憐憫。因此沒有人能獨自經歷生命,神創造生命是互動的,從互動關係裡我們認識自己、認識神,從互動關係裡我們能互相建立、扶持、相愛。

這是生命獨特之處,我們在靈裡對生命要有更深體會,我們必須願意主動行動,有行動才能經歷神在我們生命裡的作為。神的工作往往很奇妙,祂要我們先行動,祂就開展第二、第三步來更新我們的生命。

求神幫助我們,叫我們每天能這樣實踐神的話語,以致我們能經驗神在我們生命裡的憐憫、慈悲,因為我們看見自己生命裡更深的軟弱、罪惡,更多不信、不服,我們才能察覺到神何等憐憫我們的生命。因此不要自義、自誇,我們不過是罪人,無用的罪人,我們需要神憐憫我們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憐恤每個生命,祢不會以有罪為無罪,祢亦不希望讓罪人失去生命,祢渴望每個罪人都得著生命,能在新的生命裡重新有祢的性情、祢的平安、祢的喜樂。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明白祢的心,又主動實踐祢要求我們所做的,以致我們生命能進入祢的憐憫,叫我們的生命可以重新站起來,滿有祢的喜樂和平安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6月11日星期六

《把人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s://1drv.ms/f/s!AksinKPVpQJCqz7-i9eSYcSDDuof

經文:
「孩子啊,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;因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,預備他的道路, 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,就知道救恩,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,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,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,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。」路1:76-79

信息分享:
神造人希望神人間有密切的關係,人可以與神共享祂的尊榮,在神的榮光中有份,可惜人犯罪以後,人的狀態從高點趺到低點。當你了解這情形,就曉得神的心如何,神的心極度難過,為人的生命狀態極度難過,神憐憫心由此而生。祂看見人在黑暗、死亡的勢力控制下,神憐憫心就發動,祂不想人的生命狀態是這樣,不想人在無望的處境裡。

所以祂的光要臨到那些在黑暗裡的人,因為人沒能力自救,看不見自己的生命狀態,只有神能將人從死蔭幽谷裡拯救出來。神的光臨到人的時候,他才能在神的光裡看見自己的生命狀態。當人看見自己的生命狀態,他又願意渴望離開黑暗,他才能有另一種人生,進入神的平安。

平安是我們面對神的時候,心裡有安穩,知道在神關係裡的盼望,所以人在神裡面才能得真正的平安,因為沒有神的憤怒、神的審判。人在黑暗中看不見神的憤怒、神的審判,惟獨在光裡他才看見神的心,當他願意回轉歸向神,他人生路上才有平安的腳步。

平安也指向神人關係的復和,帶來的喜樂、平安。所以人必須離開黑暗罪惡,才能享受神人關係的安穩,但人沒能力做到,只有神能幫助人脫離黑暗。耶穌來到,將神憐憫帶給人,將人從絕望中拯救。耶穌來到前,神差派施洗約翰成為耶穌的先鋒開路,預備人的心回轉歸向神。

主快回來了,神同樣差派我們預備福音的機會,讓人的心回轉歸向神,引導人走在平安的路。救恩的豐富、完全、喜樂,我們要深深經歷,才發現我們在神裡的美好。當我們體會這點,才能體會神憐憫我們的心多大,我們才懂得感恩,懂得回應,懂得體會別人生命是多麼痛苦,沒有這經歷、體會,不會明白神的心腸。

你有神的心腸,你才有催逼的力量,渴望在黑暗中的人能進入神的光,走在神平安的路上。我們需要在神面前體驗神的心,神對我們生命的心,我們對別人生命的心,願意神的心印入我們生命裡,叫我們每天都有憐憫帶給身邊的人,讓他們都得到福音的光,進入神的平安裡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做拯救的工作,因為祢憐憫我們的生命。主阿!讓我們的心能歸向祢,讓我們的心有祢憐憫的心腸,以致我們體會福音對人的重要,亦體會迫切性。主阿!求祢催逼我們,讓我們的心能放在生命上,體會生命比一切更重要,讓我們努力建立身邊的人,建立我們所遇到的人,祢給我們的人,使我們能滿足祢的心意,又願意祢的憐憫透過我們的生命傳遞給更多人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