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基督是人子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基督是人子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

《摸我看看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正說這話的時候,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中,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他們卻驚慌害怕,以為所看見的是魂。耶穌說:「你們為什麼愁煩?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?你們看我的手,我的腳,就知道實在是我了。摸我看看!魂無骨無肉,你們看,我是有的。」說了這話,就把手和腳給他們看。他們正喜得不敢信,並且希奇;耶穌就說:「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?」他們便給他一片燒魚。(有古卷加:和一塊蜜房。)他接過來,在他們面前吃了。」路24:36-43   

信息分享:
「你們為什麼愁煩?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?」耶穌這問題反映了門徒當時的狀態。死對於人已是絕望,沒有第二個可能性,在人的經驗裡,死代表一切都過去,不再有機會。門徒跟隨聲稱彌賽亞的耶穌竟然死了,想像他們心裡的愁煩、痛苦有多大?他們一直很堅信的事忽然被打破,那失落、恐懼是非常大。

正當他們很失落,耶穌向他們顯現,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耶穌的出現帶來平安,帶來他們靈性的恢復。當人對神失去信心,他的靈就會下跌,沒有人能挽回他的靈,因為那時他看見的都是絕望。神完全知道人生命的狀態,神反問:「你們為什麼愁煩?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?」

我們很多時候為自己的愁煩找了很多解釋,因為這樣,所以我這樣;我們也為自己的信心不足找了很多解釋。耶穌不需要我們解釋,耶穌要挽回我們的信心,提升我們的靈,祂將祂的生命給我們看,「看我的手,我的腳‧‧‧摸我看看!」耶穌將祂復活的生命向門徒展示。

何謂復活的生命?就是包括靈魂體的復活,耶穌的靈魂沒有改變,改變的是祂的肉身。耶穌要他們摸祂的身體,讓他們知道,人因罪帶來的死亡,祂已完全勝過。當人落在這景況,信仰好像走到盡頭,疑心一路加強,他有甚麼方法面對呢?很簡單將你的眼目放回復活主身上,耶穌的復活能力,遠超過你所面對的愁煩、艱難。

若耶穌的復活能力不能勝過死亡,我們怎能信祂是神呢?若耶穌的復活能力連你的問題也不能解決,你怎會跟從神呢?耶穌讓門徒看見,祂的肉身已不一樣,未死前的身體帶著人所有限制,復活了的身體超越一切限制。我們不曉得、不明白是怎麼樣,直到將來我們被提,身體改變成為不朽壞的時候,我們才會明白。

耶穌的身體可以超越時空,可以顯現在門徒當中,耶穌的身體同時可以吃食物,祂超越肉身的限制,成為不一樣的主,以榮耀的身體顯現在門徒面前。耶穌帶著復活榮耀的身體,對門徒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在我們生命裡也一樣,當我們的信心、我們的信仰好像走到盡頭,我們的生命極度疲乏,開始產生很多懷疑、愁煩,耶穌仍然向我們顯現,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

因為祂復活的生命是永遠的,沒有改變。昔日門徒看見,今天我們也可以看見,只要我們的眼目專注在耶穌身上,就會看見復活的主,不一樣的耶穌,活生生顯現在我們裡面。耶穌說:「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,這人就是愛我的;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,我也要愛他,並且要向他顯現。」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是勝過死亡已復活的主,我們讚美祢,因為祢帶著權柄、榮耀、復活永恆的生命,帥領每個跟從祢的人進入永生。主阿!求祢憐憫我們的小信,我們仍然給很多我們不曉得、不明白的問題困擾。主阿!感謝祢因為祢仍然對我們說:「願你們平安!」感謝祢仍然將祢的手、祢的腳展示給我們看,感謝祢仍然向我們顯現,叫我們知道祢真的存在。求祢祝福我們,讓我們能常常專注在祢面前,能看見祢,使我們裡面真的有喜樂、平安。求祢與我們同在,感謝祢道成肉身行過世上的日子,所以祢明白我們,祢認識我們,也願意與我們同行。主阿!感謝祢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8日星期日

《被釘十架至死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兵丁既然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,就拿他的衣服分為四份,每兵一份;又拿他的裏衣,這件裏衣原來沒有縫兒,是上下一片織成的。他們就彼此說:「我們不要撕開,只要拈鬮,看誰得着。」這要應驗經上的話說:「他們分了我的外衣,為我的裏衣拈鬮。」兵丁果然做了這事。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,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,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。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,就對他母親說:「母親,看,你的兒子!」又對那門徒說:「看,你的母親!」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。這事以後,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,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,就說:「我渴了。」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,放在那裏,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,綁在牛膝草上,送到他口。耶穌嘗了那醋,就說:「成了!」便低下頭,將靈魂交付神了。」約19:23-30

信息分享:
聖經告訴我們耶穌自甘降卑到世上,成為人的樣式,為人類的罪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「且死在十字架上」?十字架的死與一般的死非常不同,資料顯示一個人從被釘十字架到死亡,中間最少有六小時清醒,而死的原因通常是流血過多或窒息,大部分是窒息而死,因為胸口承受不了壓力。

想像一個人慢慢地死去,而他很清醒,看見身邊發生的所有事,感受到身體每個反應,感受到人每句說話、每個表情,在十字架上的人的感受是多麼複雜。耶穌承受的不單單是肉身上的痛苦,耶穌承受的是世人的眼光、人的羞辱,拈鬮祂的衣服是羞辱,所有都沒有,連祂的內衣也給人這樣奪去。

兵丁笑祂、羞辱祂,旁邊兩個被釘十字架的人,其中一個笑祂,耶穌看見罪帶來的恐怖、痛苦。雖然耶穌承受這一切痛苦,此處沒有記載耶穌哭,有別於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,祂面對內裡的痛苦,祂在神面前哭,當祂願意行上這步,祂沒有哭,祂默默承受發生在祂身上的所有事。

祂看見馬利亞,三位馬利亞都是祂心裡重視的人,她們在哭、難過。耶穌怎會沒感受?耶穌那時心裡仍然掛念著祂的母親有沒有人照顧,有些資料認為約瑟已經死了,而家庭環境有艱難,不容易照顧母親,所以祂讓約翰照顧祂的媽媽。祂內心這份感情,正表達出神在十字架上的愛。

接納人的侮辱,因為愛;照顧母親,因為愛;成全救恩,也因為愛。到最後祂渴了,表明祂已流盡祂的血、祂的水,因此祂渴了。意思祂已行到生命的盡頭,那刻人仍然侮辱祂,給醋祂喝是很大的羞辱、嘲笑、戲弄,耶穌仍然用愛承受。最後祂在神面前交代:「成了!」父交給祂的一切已完成了。

十字架表明神的愛,愛最高的表達,神的兒子擺上祂的生命,為人類的罪完全捨棄生命。聖經的確沒記載耶穌死,耶穌將祂的靈魂交付給神,祂不是因犯罪而死,祂是代替罪人將生命獻上,好像羔羊,所以將祂的靈魂交付給神。

作為人耶穌所承受的,是非常非常大的痛苦,那痛苦是因為罪引致。耶穌已行過生命的路,為我們成就了救恩,因此當我們面對罪帶來的痛苦,我們應該有盼望,因為耶穌已經歷過肉身的痛苦。不要再埋怨你有多苦,當你面對耶穌所承受的,沒有人能說他多苦,你沒資格說。

耶穌承受一切因為愛,盼望我們多思想神的愛,也要思想自己的愛。我們說愛,是如何去愛呢?與耶穌愛的表達分別在那裡呢?耶穌是全然獻上,我們的愛是為自己有保留。耶穌肉身的痛苦正顯出祂的生命完全獻上。

禱告:
「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感受祢在那六小時裡,祢的經歷、祢的體會、祢的拯救、祢的痛苦,讓我們體會祢在身心靈三個層面裡,祢都經歷罪帶來莫大的痛苦。主阿!感謝祢!因為祢行過這路,將祢的愛顯露出來,沒有祢的經歷,我們不明白甚麼是愛;沒有祢的顯現,我們不明白甚麼是真理;沒有祢的啟示,我們不認識神。主阿!感謝祢!祢道成肉身與人同行,祢今天仍與我們同行,我們感謝祢沒撇下我們為孤兒,祢仍與我們同行,祢知道我們的痛苦,祢知道我們在罪惡爭戰裡的艱難,一切祢都知道,但祢告訴我們祢已得勝。主阿!因此靠祢我們也可以得勝,給我們信心仰望祢,使我們知道祢在我們生命裡的作為和得勝。求祢憐憫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7日星期六

《驚恐起來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他們來到一個地方,名叫客西馬尼。耶穌對門徒說:「你們坐在這裏,等我禱告。」於是帶着彼得、雅各、約翰同去,就驚恐起來,極其難過,對他們說:「我心裏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,你們在這裏等候,警醒。」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「倘若可行,便叫那時候過去。」他說:「阿爸,父啊!在你凡事都能,求你將這杯撤去;然而,不要從我的意思,只要從你的意思。」」可14:32-36

信息分享:
來到客西馬尼園,相信耶穌的心境很複雜,所有記錄這片段的人,都無法完全形容耶穌此時的心情。我們不明白一個沒有罪的人面對罪的刑罰的感覺,不明白當時普遍知道十字架是怎樣的羞辱,何等痛苦的刑罰所帶來的恐懼,我們不明白一個從未試過與神分開,那刻因著罪與神隔離的痛苦,這一切我們都難以理解、明白。

耶穌為罪的難過也是很深,因為祂深深體會罪帶給人的傷害,罪帶給人的死亡是多大,聖經只能描述「極其難過」。我們曾思想祂的哀哭,祂帶著悲憤哀哭。耶穌的驚恐不單是恐懼面對那刻,亦帶著悲憤,所以心裡憂傷,憂傷因罪帶給生命的傷害何等大。沒有人能明白祂內心的景況,耶穌表達了出來。

人怎可以面對生命這一刻?怎樣經過?其實耶穌給了我們很重要的榜樣和提示,耶穌帶着三個最親密的門徒到客西馬尼園,耶穌卻沒有叫門徒和祂同心祈禱,幫助祂面對那時間,耶穌只是對門徒說:「你們坐在這裏,等我禱告。」心靈最深的恐懼、憂傷,別人沒法分擔,永遠是獨自面對神。

耶穌此時只能獨自面對神,才能支取力量。生命裡最艱難、最痛苦的時間,也是你要獨自面對,沒有人能幫助你、支持你,那刻只有你與神同行,你才能經歷神給你的力量。當耶穌獨自面對神,祂坦然將祂此時的生命狀態呈現在神面前,「倘若可行,便叫那時候過去。」倘若可行「求你將這杯撤去」。

耶穌認定神絕對有能力解決問題,神若有其他方法,不用祂死在十字架已能解決罪的問題,神絕對可以做,耶穌沒有懷疑:「父啊!在你凡事都能」。但祂認定一點很重要,若成就更美的旨意,必須用這方式,祂願意跟隨父的意思。

在我們生命成長的歷程裡,大部份對付罪都需要死,不經過死,罪不能解決。很多人卻很想逃避死的經驗,想用比較輕鬆舒服的方法,輕輕帶過的面對罪,因此罪就纏繞在他生命裡,揮之不去。死亡確實將罪的刑罰完全滿足,所以神沒有撤去這杯。

我們生命裡罪帶來一切的艱難,甚至死亡,神沒有撤去,每個人都要面對。因此你面對生命的死亡,接受自己的反應很重要,接受之餘,要學習用信心去順服神的意思也很重要,兩者平衡才能帶動靈力可以提升。當你說:「只要從你的意思。」你心的力量就會增強,當你心的力量增強,你才有能力面對憂傷到幾乎要死的處境。

人很多時候只想逃避,沒想過要加力量面對這樣的處境,因此沒法提升他靈裡的力量。耶穌經過禱告,祂就能勇敢面對兵丁來捉拿祂,這力量必定從神而來,不是來自人。所以你不須要求人明白你或支持你,你需要人與你同心為你禱告就夠,因為你要單獨面對死亡時刻,面對你最憂傷的時刻,沒有人能幫助你。

耶穌那時經歷到最親密的是神的同在、神的安慰。希望大家在恐慌、難過、憂傷的時候,更深經歷父神的同在,更深經歷祂的安慰和加力,使我們勇於面對,而不是逃避那些日子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愛顧每個生命,祢認識每個生命,因此祢沒隨著我們的意思成就各樣的事,祢隨著祢的意思成就,因為祢知道只有祢的意思才叫人的生命有真正的出路、喜樂、提升。主阿!幫助我們看見祢的意思,看見祢的意思帶來更美好的結果,使我們有信心繼續前行,面對我們生命裡很多恐懼、憂傷、難過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因為祢經歷過,祢明白也一定幫助,叫我們經驗我們的神是有血、有肉、有感情、能明白我們,使我們能與祢同行,與祢建立關係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6日星期五

《捨身流血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他們吃的時候,耶穌拿起餅來,祝福,就擘開遞給門徒,說:「你們拿着吃,這是我的身體。」又拿起杯來,祝謝了,遞給他們,說:「你們都喝這個,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,為多人流出來,使罪得赦。但我告訴你們: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,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。」太26:26-29

信息分享:
在逾越節最後晚餐,耶穌這擘餅、舉杯行動是在甚麼狀態、心情下做的呢?我們若多些想像或體會耶穌的心境,當祂拿起餅來,說:「這是我的身體。」又拿起杯來,說:「這是我立約的血」。祂有甚麼感受呢?耶穌知道這不是象徵式,祂知道很快祂的身體要被擘開,祂的血要流出來。

但在最後晚餐裡,你看不見耶穌的憂愁、掙扎、恐懼,耶穌很平靜的祝謝,很平靜的告訴門徒拿着吃,拿着喝,因祂為多人的罪而捨棄。耶穌的平靜裡帶著喜樂,祂說:「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,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。」祂帶著喜樂,因為看見有天祂要在神的國裏,同所有屬祂的人一起慶祝。

捨身流血表面上是痛苦、悲慘,事實上卻帶來真正的快樂、永遠的盼望。我們生命的歷程裡,豈不是我們的身體和血也要改變,才能進入基督的身體,但這改變並不容易。不是改變過程不容易,不容易是我們的心,我們不願意的心,我們看不見將來與主一起的歡樂,因此我們永遠裹足不前,不肯面對自己的生命狀態。

身體必須擘開,血必須流出,罪才能得到赦免,很多人不願意面對這過程,所以看不見將來。耶穌以感謝喜悅的心面對這過程,所以祂將餅遞給門徒,祂不是邊流淚邊遞,祂帶著喜悅感恩遞,想與門徒分享祂的看見。耶穌拿起餅,拿起杯,是要人記念,帶著信心等候,等候那日子。

每個人面對生命歷程,都必須運用信心,沒有信心看不見祝謝,沒有信心看不見喜悅。很多人不能用信心跨越,他的身體擘開,他的血流出,他就永遠困在死亡的狀態裡,沒法突破。我們感謝神,耶穌作為人,祂完全突破,祂的身體擘開,祂的血流出,那不是象徵式,不是靈裡抽象的意念。不是,是實在的擘開身體,實在的流出血,使罪得赦。

對付罪也一樣,要實在的擘開身體,實在的流出血,完全破碎,不是意念上同意就可以,必須進入行動,還帶著感恩和喜悅,面對生命的轉變,救恩才能成立,在人生命裡產生效果。當你有耶穌相同的步伐,你擘餅,飲葡萄汁就能感受到耶穌的心情,你能與耶穌一同祝謝,一同有喜悅、盼望。

我們的信仰不抽象,我們的信仰是每日活生生活出來,因為耶穌實踐了,祂道成肉身行過世上幾十年,經歷無數考驗、挑戰、痛苦、流淚,但祂成功了,祂要帶領我們一起成功面對我們的生命。盼望我們能像耶穌說:「我們渴望同主喝新的那日子。」真正喜悅的筵席。求神幫助我們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的愛不抽象,祢的愛讓祢的身體擘開,將祢的血流出,祢的愛這樣成就了救恩,祢的愛亦成就了,使我們在神的國裡有份同祢喝新的那日子。求祢幫助我們有祢靈裡的眼光,亦有實質的行動,帶著信心成就一切。求祢祝福我們,讓我們的生命能持著信心,等候直到祢回來。求祢與我們同在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5日星期四

《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,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,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。他雖然為兒子,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。他既得以完全,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,並蒙神照着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。」來5:7-10

信息分享:
全世界都陷入反叛裡,沒有人願意順從,因為罪的根本是反叛。由小朋友到老年人,人一生裡都不願意順從,絕大部分人都自以為是,活在反叛裡。由反叛到順從是很艱難的生命轉變,沒有神的介入,沒有人能有這生命轉變。

怎樣學會順從呢?在信耶穌那刻,你開始有神的生命,這生命是起點、根本,但怎樣在過程裡學會順從呢?耶穌示範了重要的榜樣,在祂作為人的時候,祂怎樣表達完全的順從呢?不是心說:「我願意順服神。」就足夠,祂必須經過考驗,完成學會的過程,以致表達出順從,才成為我們的榜樣。

耶穌經過最大的考驗,祂面對死亡,罪帶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。聖經記載「基督‧‧‧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」。我們真的無法想像神作為人,竟然跪著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。我們在聖經裡看見這圖畫的資料只有很少,我們只能看見祂在客西馬尼園,祂流淚禱告,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,那痛苦哀哭沒有人知道,連門徒也不知道,因為他們睡了。

耶穌面對擺上順從,肉身上的掙扎痛苦,祂求神憐憫祂,希望不用死,但祂最後仍然說:「只要成就你的意思。」原來學順從是要經過苦難,沒苦難、沒壓迫、沒有你不願意面對的環境,你不能學會順從。甘心樂意的順從,是要面對極度不公平,在難以接受的環境裡學習。

十字架對耶穌是不公平的對待,因為是一個羞辱,祂本身沒有罪,但卻要面對那羞辱,那羞辱不單是祂釘十字架的幾小時,而是經過兩天不停被人羞辱。祂要面對與神隔絕的痛苦,整個過程的苦難非常大,眾叛親離,耶穌獨自面對艱難,而祂承受了,才完成表達順從。

弟兄姊妹,每個人都要經歷這過程,你不要抗議你的苦難,你越抗議,表明你仍然在反叛中,不願意順服環境,那麼更大的苦難在等候你,因為你未學會,你未完成順從的考驗。沒有人知道他最深的反叛是甚麼,沒有人知道他心底最不願意面對的是甚麼,只有神知道。

當神將苦難放在你生命裡,表明那是神要你面對你心底最深的反叛,我再次強調神若不容許那些苦難臨到你生命裡,神說連你一根頭髮也不會掉落地上。一切都是祂容許,既然祂容許,祂就有要達成的目的,正如神容許苦難臨到耶穌,就要達成一個目的,讓耶穌表達祂的虔誠,成為眾人的榜樣,所有順從人的榜樣。

為甚麼這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?因為人徹底解決他裡面叛逆的問題,完全順服在神面前,這是神要的生命。我再次強調神不會要差不多、沒所謂的生命,啟示錄清楚說過神厭棄不冷不熱的生命,祂要將他們吐出去。若人信耶穌,他卻沒徹底更新他的生命,神會厭棄,因為他仍然帶著不順從。

耶穌成為我們完全的榜樣,展示完全順服的生命在我們眼前,作為人祂已表達了,換句話說是可行的,不是不可能。我再次提醒弟兄姊妹,要為遇到的苦難感恩,感恩因為神透過苦難要你學會順從,你的生命才成為神所喜悅的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如此愛我們,祢不想我們的生命只是差不多,祢不想我們的生命不冷不熱,祢更不想我們的生命是虛偽的,祢要我們徹底改變,成為祢的生命。感謝耶穌成為我們的榜樣,成為我們永遠的盼望、得救的根源,因此我們要跟隨祢。讓我們以感恩的心接受我們遭遇一切的苦難,因為一切都是祢容許發生在我們生命裡,要我們完成順從的功課。求祢幫助我們,叫我們的生命達到祢完全的指標,不是我們的指標,讓我們羨慕祢的生命,以致我們渴想順從,跟隨祢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4日星期三

《藉死亡得榮耀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我現在心裏憂愁,我說甚麼才好呢?父啊,救我脫離這時候,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。父啊,願你榮耀你的名。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:「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,還要再榮耀。」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,就說:「打雷了。」還有人說:「有天使對他說話。」耶穌說:「這聲音不是為我,是為你們來的。現在這世界受審判,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。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,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。」耶穌這話原是指着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。眾人回答說:「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『基督是永存的』,你怎麼說『人子必須被舉起來』呢?這人子是誰呢?」」約12:27-34

信息分享:
作為人都會行到有限生命的盡頭,面對死亡,每個人都有恐懼、壓力、不開心或焦慮。耶穌到這刻,很快要面對死亡,祂內心都有憂愁。從人的角度、肉體的角度,祂真不想面對,因為是祂不應該面對的,祂根本沒有死亡,但為著人的緣故,祂卻要承擔死亡的後果。

所以耶穌心裡的憂愁,不能向人訴說、分享,祂只能向神訴說祂內心的狀態:「我說甚麼才好呢?」人面對最大的傷痛或不開心,其實語言不足表達,語言能表達出的痛苦、憂愁仍有限。此刻,耶穌不知說些甚麼,從人的角度,祂希望神幫助祂脫離;從靈裡祂卻知道祂必須面對這事,所以順服。當祂真的渴望成全神的計劃去榮耀神,祂裡面就有力量繼續前行。

其實每個人經歷靈性的轉變都一樣。誰願意面對醜陋的自己呢?誰願意接受自己裡面是那麼污穢、敗壞、醜陋、虛偽呢?論信心沒信心,論愛心沒愛心,論盼望又不足夠,裡面的情慾常常困著自己。有誰願意面對真實的自己呢?那痛苦就像耶穌面對罪的死亡感覺相同。

耶穌不單面對肉身的死亡,祂承擔全人類的罪,那麼醜陋、污穢,耶穌都承擔了,還要承擔與神隔絕的滋味,祂從未試過,祂也不應該試,祂卻甘願承受。耶穌的死卻帶來光耀的一面,耶穌的死是人生命的出路,沒有耶穌的死,人活在絕望裡;耶穌的死是神最大的榮耀,因為是全然得勝。

耶穌的生命為人為神甘願擺上了。我們有沒有想到,我們的生命同樣要藉著死榮耀神?我們告訴人神是真實的,力量在那裡呢?豈不是神在我們敗壞的生命裡顯出祂的光榮嗎?就是我們生命的轉變。當我們的生命像耶穌澈底死在十字架上,神的榮光就顯露出來,因為已經得勝。

當我們同樣死在十字架上,就要祝福更多的人,因為人透過我們的生命認識福音。這豈不是與耶穌行的路一樣嗎?能榮耀神又能祝福人。但這過程是否很容易呢?不是,耶穌心裏憂愁,相信我們的心裏也憂愁,但不要緊,讓我們憑信心仰望耶穌,因為祂已經得勝。

祂的得勝成為我們很重要的力量去面對,同樣得勝。作為人耶穌勝過了一切痛苦,作為神祂得勝罪惡、死亡的權勢,因此祂能拯救我們。盼望我們都能在神裡面,這樣死在十字架上,能榮耀神又能祝福人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為全人類付上死亡的代價,聖經告訴我們這就是愛。主阿!讓我們同樣跟隨祢死在十字架上,我們的生命才能榮耀神,也成為別人的祝福。願祢賜福我們,祢行過心裡憂愁的日子,絕對明白我們同樣心裡憂愁,同樣有恐懼,想退縮。主阿!求祢在我們靈裡深處鼓勵我們,使我們有信心能穩步前行,因為祢帶領我們。主阿!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3日星期二

《為耶路撒冷哀哭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耶穌快到耶路撒冷,看見城,就為它哀哭,說:「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,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,叫你的眼看不出來。因為日子將到,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,周圍環繞你,四面困住你,並要掃滅你和你裏頭的兒女,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,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。」」路19:41-44

信息分享:
人的哭表達他比較深的感情,所以人若不想表達他內在的狀態,就很少會哭。耶穌很少哭,祂一生裡很少流淚,除了拉撒路死後,祂看見生命的傷痛流淚之外,另一處記載祂哭就是此處,耶穌快到耶路撒冷,看見城,就為它哀哭。這次的哭與拉撒路有關的哭,分別非常大,這次是哀哭,哀表示裡面感覺很難過、很傷痛。

耶穌看見耶路撒冷城,祂裡面生出哀傷的感覺。在大家預備守逾越節的時候,似乎很熱鬧的節日,一切如常。為甚麼耶穌看見這一切情景,竟然流淚?耶穌很清楚說出流淚的原因,耶路撒冷很快便要面對審判,很快耶路撒冷就會被毀,裡面所有的情景都會消失,連城也會消失。

耶穌看見這將來的情景,祂心裡難過,祂不單看見城的被毀而難過,更重要祂看見當中的百姓,完全不知道審判的事。所以耶穌說:「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」。希望他們真的明白,知道神的審判,就有回轉的機會,可惜他們不知道,他們沒法預見、預知,所以如常生活、做事,沒有在神面前省察自己的生命。

第二個耶穌傷痛的原因,「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」,猶太百姓不知道這刻神仍顧念他們,他們若珍惜神的顧念,他們應該面對神,省察自己的生命,回轉歸向神,可惜他們屬靈的光景是遠離神,不是歸向神。神一而再,再而三給他們機會悔改,眷顧他們,他們卻不曉得。這是導致耶穌心裡極度難過的景象。

耶穌離世前看見,相信耶穌升天以後,祂也看見最終祂回來的時候,所有猶太人、信主的人要面對的審判,耶穌更清楚。所以盼望耶穌看見猶太人、屬祂、相信祂的人,祂不再流淚,因為祂看見祂的百姓轉向祂,跟隨祂。

為生命流淚,為生命屬靈的景況而流淚,恐怕不是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,我們可能為很多身外物而流淚,或為一些憤憤不平的事而流淚,為不開心的事而流淚,很少人為自己屬靈的景況而流淚。當人懂得為生命,特別是屬靈的光景流淚的時候,就是神轉為喜笑的時候。

所以我們需要省察自己的生命,我們有沒有真正轉向神,讓神的心由流淚轉成喜悅。耶穌在地上作為人,祂不單看見人當時的景況就足夠,祂還看見人屬靈的景況,所以有不一樣的反應、感情流露。求神幫助我們,叫我們也有耶穌的心,可以體會生命,體會今天的以色列、教會。求神憐憫眾人,叫我們的心早日轉向祂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鑒察、看顧,祢仍然給我們機會回轉,轉向祢,祢為我們的生命多次流淚,因為我們仍然偏行己路,我們有時候仍然固執於自己所執著的行為或思維,遠離了祢。求祢憐憫我們,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,叫我們看到自己的生命光景,看見今天教會的光景,看見以色列祢子民的光景,以致我們能像祢懂得為生命而流淚。求祢祝福我們,叫我們在祢面前竭力追求認識祢,竭力討祢喜悅,使我們的心不會偏離祢。求祢憐憫我們,使我們不令祢哀哭,讓我們令祢轉成喜笑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2日星期一

《心裏柔和謙卑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裏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我心裏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,這樣,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。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太11:28-30

信息分享:
今天的人最能與耶穌有共鳴的可能是勞苦重擔,很少有共鳴的是安息。無可否認今天人的勞累比想像更大,這重擔不單是環境帶來的問題,最重要是人生命的狀態。當一個人的生命出現問題,他會影響另一個人;當社會整體出現問題,它會影響每個人,罪帶來的後果是人沒法得安息。

在耶穌當時的處境,勞苦重擔是針對當時很多人的信仰都帶著重擔,很多人跟隨神、信神,要守一系列不同的條文,對很多人都是很大的重擔。耶穌對那些人說:「可以到我這裏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」生命怎樣能得安息呢?怎樣可以放下勞苦重擔?耶穌已教了我們,沒有人靠自己做任何事,能得安息。

我們經歷信仰,覺得舒服是暢順的日子,稍微不暢順的日子,就不覺得安息。耶穌在此說的安息,是心裡的狀態,無論遇到甚麼,心裡仍然平靜、平安。人怎能做到這樣?沒有人靠自己做到,因為我們都活在罪中。罪帶來紛擾、重壓、不肯定的因素,令我們擔憂、恐懼,這一切使我們不能得到真正的平安。

耶穌說:「我心裏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」。學耶穌甚麼呢?學耶穌的心裏柔和謙卑,就能得安息。柔和謙卑就是不去爭取要得的東西,相反放下你的權利,讓神引導你,原來這是最舒服、最簡單的方法。但人要從心裡放下自己的想法權利、要求,是很艱難的事。

艱難不是我們不能做到,是我們因不服和不信,所以不願意做,這就是我們內心的艱難。耶穌的心裏沒有不服和不信,所以祂心裏柔和謙卑,能平靜接受神給祂在地上安排的一切事情。祂裡面沒有急躁,因為神有計劃、時間;祂裡面沒有疑問,因為相信神的安排已最好;祂裡面沒有恐懼,因為神與祂同在;祂裡面沒有擔憂,因為一切已在神的手裡。

當你能明白這些,你就能發現甚麼是安息。安息是信心的狀態,因著完全信靠、俯伏,你得到安息。今天人最缺乏的,就是耶穌的順服和信靠。當你能在神面前學像耶穌,耶穌說你的擔子必然輕省,你負祂的軛必定是容易,因為祂與你同行。

我們需要學習經歷心裡有安息的生命,這樣的生命要從心裡改變而有,不是我們做到多少而有,但心裡的改變必定出於信靠、順服,否則無法學像耶穌的柔和謙卑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祢不是教我們一套道理,祢展示生命給我們知道,祢不是只叫我們做,祢將這樣的生命賜給我們,只看我們願意不願意跟隨、順服這生命,祢知道我們裡面的愁煩、重擔和壓力,祢完全曉得,同時祢叫我們知道,我們可以在祢裡面得到安息。主阿!我們信,真的信在祢裡面的安息,所以願意行在祢裡面經驗安息,放下我們各樣重擔,放下我們內心的恐懼、憂慮、不明白又渴求答案,只是安靜到祢面前順服於祢,祢就讓我們看見甚麼是安息,祢給我們人生路上的平安。求祢賜福我們,讓我們的生命真正進入祢的安息裡,享受祢的平安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1日星期日

《在聖殿裏發義怒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,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。看見殿裏有賣牛、羊、鴿子的,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裏。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,把牛羊都趕出殿去,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,推翻他們的桌子。又對賣鴿子的說:「把這些東西拿去!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。」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着說:「我為你的殿,心裏焦急,如同火燒。」」約2:13-17

信息分享:
人有情感就有情緒,問題是我們裡面帶著很多罪惡、罪性的時候,所發出來的情感有機會偏向邪惡,而發洩出來的情緒都是負面的。所以人發怒,大部分原因是裡面累積了很多不滿,造成很多負面情緒的表達。耶穌作為人,祂有情感也有情緒,耶穌的情緒表達與一般人的情緒表達,卻有分別,因祂裡面沒有罪性。

因為耶穌裡面沒有罪性,所以祂的情感都在真理、正面裡,散發出的情緒都在真理裡。這點是我們與耶穌不同的地方,但要認識自己的情緒是否在真理裡,自己很多時候難以分辨。在發怒時,人總覺得自己是對的,對方錯,因此有很大的怒氣,往往那時人看不見自己的狀態,他的怒氣一發不可收拾,情緒變得更負面,慢慢就陷入罪中,自己不能跳出來。

人要釋放自己裡面的怒氣,往往很多時候都難以解決,只能讓其他情感蓋過那些情緒,而不是解決情緒。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怒氣是會累積,若解決了,不會累積,正因沒解決所以累積。當累積了,下次爆發出來的負面情緒就更劇烈。

耶穌在此表達很強烈的情緒,這強烈的情緒導致祂的行為、反應,令所有人震驚。耶穌拿了繩子做成鞭子,把牛羊、買賣的商品都趕出殿去。我們有時候不太明白當時的處境,若深思就知道那裡販賣的不是一般的商人,他們串通聖殿裡的祭司,造成非常龐大的勢力,才有資格在殿裡做買賣。

耶穌面對的是非常龐大的罪惡勢力,而且祂是獨自面對。奇怪是沒有人夠膽反對耶穌當時的行動,因為耶穌表達出來的怒氣是在真理裡,每個人都知道耶穌做得對,耶穌的發怒是對的,沒有人夠膽反對,所以門徒就想起耶穌為神的殿,心裏焦急,如同火燒。

若要形容神裡面的感覺、情緒,中國有話說疾惡如仇,祂對罪惡的態度,是憤怒、焦急,很強烈的情緒爆發出來。在啟示錄裡,神所表達出的怒氣是很恐怖,祂的怒氣如碗傾倒,神對罪的怒氣非常非常強烈臨到人,叫人曉得甚麼是神聖,甚麼是真理。

耶穌的表達,沒有人能反對、反抗,因為耶穌指出,人將神的聖殿變成污穢的地方。在我們的生命裡也一樣,若我們將我們的生命變成污穢的地方,神會發怒。有很多你表面已看見不對的罪,你絕對不敢做,不會違背表面的罪;但內心隱藏很多黑暗的地方,你若容讓它不斷發展,這就是慢慢將神的殿變成污穢。

所以我們必須將我們的生命清潔,趕走裡面的黑暗,好像耶穌的行動。當我們有疾惡如仇的感覺,我們的生命就能貼近神的生命。聖經沒否定人會發怒,但卻指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則,就是不可含怒到日落,在短時間內你就要控制你的怒氣,
改變你裡面的狀態,憑你靈裡的力量改變你裡面的怒氣。

我們要控制我們的怒氣,因為我們的怒氣,大都來自我們的罪惡性情。盼望我們多點神的怒氣,少些人的怒氣,我們的生命就更接近神的神聖。耶穌發怒,人看見的是怒氣,我們要更深看見耶穌的怒氣是屬神的,屬真理的,對抗罪惡的。

耶穌一生中,不是多次如此發怒,最明顯的記載是在此處,其次是祂罵法利賽人和文士的時候,都是因罪的緣故。盼望我們有這樣的心,耶穌的心,我們懂得控制我們的情緒、怒氣,以致我們的生命能在神裡有更大的進步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賜給我們新的生命,叫我們新的生命可以長大,掌控我們舊有的性情,由我們為自己發怒,為自己的罪惡憤怒,變成為神、為公義、為真理、為罪惡而發怒,我們需要轉化。聖靈阿!求祢在我們心裡作出這樣的轉化,叫我們的心懂得平衡、控制我們的生命狀態,不要讓我們放任在罪的發怒裡,讓我們更多像祢,為罪在我們生命裡的破壞,感到焦急,如同火燒,使我們在祢裡面,有力量建立我們的生命。主阿!祢知道我們每個人在祢面前都不完全,我們都帶著罪惡,所以我們需要祢的救恩。求祢拯救我們到底,叫我們的生命每天更新變化,因為有祢,有祢的生命。感謝祢!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20日星期六

《賞罰分明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於是,耶穌對門徒說:「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着生命。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,同着眾使者降臨;那時候,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。我實在告訴你們:站在這裏的,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,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裏。」」太16:24-28

信息分享:
相信耶穌對門徒說這番話時,門徒很難理解,因為他們眼前的耶穌是個普通人。當時門徒的認知裡,祂是彌賽亞,卻不知道耶穌要死,更會復活、升天,耶穌卻於那時對門徒說:「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,同着眾使者降臨」。

門徒其實無法想像耶穌的說話,因為耶穌降臨時是以完全不同的形象,祂有肉身但已不一樣,祂帶著神的榮耀、神的光彩,並且權威,眾天使也與祂一起降臨地上。那是非常光榮的時刻,也是人無法想像的情景,祂不單帶著光榮,並帶著權柄。

耶穌說:「那時候,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。」耶穌清楚表達,祂以人子來到地上,是救贖、恩典;但有天祂再來的時候,祂不是帶著這些,祂帶著權柄、審判,站在祂的國裡,所有人都要在祂面前,為自己的生命負責,為他生命裡的選擇和所做的負責,所有人都要面對神的賞罰。

當我們願意跟隨耶穌,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,我們在神面前,就得獎賞;若我們仍像世人一樣,要賺得全世界,可能會失去生命。所以我們需要在神面前,好好認定耶穌,祂不單在地上帶著肉身成就了救恩,並會帶著復活的肉身,從天降臨地上行審判。我們要小心在人生裡作出的選擇,我們在人生裡所追求的事物,否則我們沒法面對這位人子。

因為祂降臨時,是帶著權柄審判,我們都要認真記著耶穌這番話。當我們看見祂,我們若有預備,心裡是歡喜快樂,並且讚嘆耶穌的榮耀、光輝。求主恩待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有天能與主分享光榮,願神與我們同在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教導我們,有天祢要回來,並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。主阿!這是何等美的事,我們因祢有這審判、真理,所以我們跟隨祢是值得的,因為只有在祢裡面才有真理、真正的價值,願意我們的生命有天成為祢的生命,能帶著榮耀、權柄、能力。求祢祝福我們,我們的生命在祢面前有熱切正確的追求,願意捨棄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的生命能在祢面前釘死在十字架上,完全歸向祢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

《耶穌哭了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耶穌到了,就知道拉撒路在墳墓裏已經四天了。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,約有六里路。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,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。馬大聽見耶穌來了,就出去迎接他;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裏。馬大對耶穌說:「主啊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必不死!就是現在,我也知道,你無論向神求甚麼,神也必賜給你。」耶穌說:「你兄弟必然復活。」馬大說:「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,他必復活。」耶穌對她說: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!信我的人,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。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嗎?」馬大說:「主啊,是的,我信你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,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。」馬大說了這話,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馬利亞說:「夫子來了,叫你。」馬利亞聽見了,就急忙起來,到耶穌那裏去。那時,耶穌還沒有進村子,仍在馬大迎接他的地方。那些同馬利亞在家裏安慰她的猶太人,見她急忙起來出去,就跟着她,以為她要往墳墓那裏去哭。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裏,看見他,就俯伏在他腳前,說:「主啊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必不死。」耶穌看見她哭,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,就心裏悲歎,又甚憂愁,便說:「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裏?」他們回答說:「請主來看。」耶穌哭了。」約11:17-35

信息分享:
耶穌道成肉身,在世上經歷人世間所有感情。我們經過多天思考,看見耶穌會餓、疲倦、憂愁、悲歎、歡笑,耶穌實在是人,祂有人的情感、反應、感覺。所以祂與我們不是高高在上,非常遙遠的關係,耶穌能進入人心,因為祂明白人內心一切感覺。

耶穌知道拉撒路死了,所有人都為這年青人而哭。猶太人的文化是在舉喪時大聲號哭,表達情感,有點像中國人的情況。聖經的記載,耶穌此處的哭,與猶太人、馬大和馬利亞的哭大有分別。耶穌看見他們哭,就心裏悲歎,又甚憂愁。可能很多人不明白耶穌為甚麼此時會悲歎,又為甚麼憂愁,悲歎其實帶著憤怒的意思。

耶穌的哭不是因傷心,相反祂憤怒、難過,在祂裡面沒有死亡,祂知道信祂的人必定會復活,所以不需要哭。但耶穌的憤怒是為何呢?就是祂看見罪惡破壞生命帶來的傷害,耶穌憤怒,祂看見人在罪的權勢下,必定面對死亡的傷害。耶穌憂愁,因為人的不信,心裡感到難受。

我們面對人的死亡有沒有這樣的感覺?可能我們只在意那人再不能與我們一起,我們在意分離的痛苦,卻沒有耶穌的悲歎,我們必須明白在神裡面的情感。當我們認識有永生後,我們不再悲歎暫時的分離,反而悲歎罪惡對生命的破壞,令人進入永死裡。

耶穌看見他們哭,心裏也難過,流淚,耶穌看見他們仍然信不過在神裡面的復活,耶穌難過、流淚。太多時候我們也和他們一樣,說:「神啊,我知祢是全能,我知祢一定能做到。」不過停留在頭腦上的知道,其實心裡不信。馬大也知道怎樣說:「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,他必復活。」也知道「主啊,你若早在這裏,我兄弟必不死!」這豈不是馬大和馬利亞的信心麼?

耶穌為她們認識神那麼深仍然如此,耶穌哭了,耶穌哭了。若我們不能勝過人的情感,緊緊抓著感情的關係,而覺得他不能離開、不能死,忽視了神永遠的計劃,忽視神的情感。耶穌豈不難過、流淚?希望我們在靈裡能看見耶穌的情感。人若太重視情感,重視人間關係的情感,他永遠不能看見耶穌真正的情感。

馬大和馬利亞都看不見,所以耶穌哭了。我們要看見耶穌的心,看見祂的悲歎、憂愁,我們的靈若能同祂同步悲歎、憂愁,就配與主有密切關係,與主同工。

禱告:
「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幫助淨化我們的情感,我們太多時候給一些不捨得的感覺,眷戀著愛的舒服感覺,而忽略在祢裡面更重要的感覺,更重要是看重生命的情感,人除非能跳越罪帶來的情感關係,才能昇華到從祢出發的愛。求祢幫助我們,若我們不能在祢裡面有祢的愛,我們永遠都落在傷痛裡,不能跳越,只有在祢裡面我們才看見永恆、永生,才不會傷心、難過,相反地我們為罪帶給生命的破壞,我們感到憤怒,因為祢看重生命,祢愛生命。主阿!求祢讓我們有祢的心,為生命而流淚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

《安息日的主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。他門徒行路的時候,掐了麥穗。法利賽人對耶穌說:「看哪,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?」耶穌對他們說:「經上記着大衞和跟從他的人缺乏、飢餓之時所做的事,你們沒有念過嗎?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,怎麼進了神的殿,吃了陳設餅,又給跟從他的人吃;這餅除了祭司以外,人都不可吃。」又對他們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所以,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。」」可2:23-28

信息分享:
很多基督徒都可能犯了個像法利賽人一樣的毛病,就是覺得屬靈的事比肉體的事重要。在我們生命裡,很多時候將屬靈的事、世界的事、肉體的事,分割得很嚴重。耶穌道成肉身,正正讓人知道甚麼是生命,生命是身心靈的組合,沒有肉身生命已不存在,當然也不可以沒有靈魂。

耶穌在世時,祂表達了一個很重要的信念,就是神所定下的律法,都是為生命而設計,所以神的律法包含人身心靈這幾個部分的重要建立。其中被以色列人或法利賽人誤解得最利害的律法是安息日,他們以為那天甚麼也不做,就是安息日的意思,所以後期法利賽人定下很多不能做的規條。法利賽人和文士犯了很嚴重的錯誤,他們以為守住律法就是屬靈。

耶穌卻表達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,在神眼裡生命比守律法更重要。若看這件事蹟,耶穌的門徒當時真的破壞律法,沒有守安息日,但耶穌表達當大衞和跟從他的人逃難,飢餓之時,他們吃了陳設餅,是他們不能吃的,神卻沒追究,因為當時大衞和跟從他的人,生命有缺乏和有需要,所以神不追究,因為神眼裡生命比規條重要。

我們怎樣看待聖經裡的說話,我們怎樣看神設下的律法很重要,往往我們都像法利賽人忽視了生命,只著眼人做了多少聖經裡的規條,我們忽視自己的生命,也忽視別人的生命。明顯神重視的是我們整體的生命狀態,因此我們不能說只要追求靈性,而忽視肉身上的需要,神不是要我們這樣做。

神設立安息日真的為叫人休息,為人生命的好處,為人身心靈的好處而設立,休息對身體非常重要。今天社會已違背了神設立安息日的原意,叫人不要休息,甚至教育人不休息是好,代表勤力、勤奮,休息是浪費時間,從神的設計來看,這些觀念全部是錯的信息。

神要人六日勞碌工作,第七日要休息,今天很多基督徒也做不到,我們在星期日勞勞碌碌做很多事,沒有休息,我們的心沒有休息,我們的靈更沒有休息, 我們的身體亦沒有休息。

第二個安息日很重要的意義,神設立安息日是為人的靈得安息,所以當日要在靈裡親近神,讓人進入安息裡,今天很多基督徒也沒有做到,很多人都沒有做 到整日靈裡進入神裡面。所以人以為自己守了,其實違背了安息日的設立,是為人的生命。耶穌將問題一矢中的指出來,我們都錯了。

「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」,這意思很重要,耶穌將神設立安息日的原意重新揭示,祂才是真正的主。你重視生命嗎?你重視你肉身的生命、心靈裡的生命、靈裡的生命嗎?難怪我們仍有那麼多身體、心靈軟弱,因為我們沒重視過神為生命所設立的規條。

我再次強調這段信息很重要,耶穌作為人子,帶著肉身的時候,祂門徒從麥地經過,因飢餓所以取了麥穗吃,絕對沒有問題,因為耶穌重視生命。盼望我們好好思考,我們是否重視我們身心靈的平衡,耶穌是否我們安息日的主,能調校、掌控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真正進入神的安息裡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作出的教導,求祢幫助我們看見生命,看見祢所創造身心靈三部分很重要的生命,而我們懂得平衡這三部分,使我們的生命能健壯,也能看見生命超越一切律法條文,因為祢是生命的主。求祢幫助我們,不要死守我們的律法,不要死守我們認為屬靈的事,卻忽略生命。願祢在地上作為人子的教導,讓我們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。求祢祝福我們,叫我們的生命能日漸成長,身心靈平衡地成長,叫祢和人喜悅我們的心一起增長。求祢賜福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7日星期三

《尋找拯救失喪的人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耶穌進了耶利哥,正經過的時候,有一個人名叫撒該,作稅吏長,是個財主。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,只因人多,他的身量又矮,所以不得看見,就跑到前頭,爬上桑樹,要看耶穌,因為耶穌必從那裏經過。耶穌到了那裏,抬頭一看,對他說:「撒該,快下來!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。」他就急忙下來,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。眾人看見,都私下議論說:「他竟到罪人家裏去住宿。」撒該站着對主說:「主啊,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;我若訛詐了誰,就還他四倍。」耶穌說:「今天救恩到了這家,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。人子來,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。」」路19:1-10

信息分享:
撒該的事蹟大家都很熟悉,我們今天思想的是耶穌的行動。當耶穌看見撒該,就對他說:「撒該,快下來!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。」耶穌知不知道撒該是怎麼樣的人呢?當然耶穌非常清楚。耶穌知不知道人怎樣看撒該呢?耶穌也非常清楚,眾人都將撒該定為罪人,嚴重貶低他,甚至厭棄、拒絕他,耶穌絕對知道人怎樣看撒該。

當耶穌說:「我必住在你家裏。」耶穌一定清楚知道當時人的反應,人會怎樣議論祂、怎樣看祂,耶穌非常清楚。但耶穌的重點不是放在人的眼光上,祂的重點是放在失喪的靈魂。有時候當我們面對這樣的處境,人的第一個自然反應,就是保護自己的聲譽,先看人會怎樣看自己,然後權衡輕重,做或不做那事。

能跳越一切眼光,做他該做事的人,相對很少,因為自我保護是人的慣常反應。耶穌來到世上,作為人祂會有人的想法、感覺,但耶穌拒絕那種感覺,耶穌重視的是站在祂面前失喪的靈魂。耶穌隨著撒該去他家的過程裡,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,相信耶穌保持靜默,祂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事,祂知道祂對撒該的接納,對他的生命非常重要。

所以當耶穌踏進撒該的家,用非一般人的態度對撒該,撒該完全感受到神的愛,那刻撒該看到自己,看到自己的罪、黑暗。要令一個罪人認識自己的狀態,只有愛才能做到,沒有最大的接納、寬容、愛,人沒法面對自己的罪。撒該面對耶穌的時候,他不能不承認他過去的一切,撒該悔改,他按照摩西的律法,做當做的事,他的行動表達出他的悔改。

所以耶穌說:「今天救恩到了這家」。人不悔改,救恩很難臨到,除非他願意悔改,救恩亦無法回應他。耶穌說:「人子來,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。」祂來是要接納、寬恕那些失喪的人。可能我們對外面不認識的人,比較容易接納、寬恕,但卻無法接納、寬恕家人,可是不要忘記家人也是失喪的人,家人需要更大的寬容、愛,才有救恩臨到這家。

耶穌的生命表達了,我們也要表達,我們靈裡需要更大力量,面對我們家裡失喪的靈魂。神在我們中間,我們不是靠自己的力量,我們仍然是讓耶穌在我們生命表達出來,救恩才臨到這家。願意耶穌來,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,我們在地上,在這位置也是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最大的寬容,感謝祢接納每個失喪的靈魂,感謝祢放下祢的名聲、祢的身份、祢的地位,接納人眼中很卑鄙的失喪靈魂。主阿!我們是誰?我們怎能審判我們身邊的人?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能像祢主動到他們中間,接待他們,使更多失喪的靈魂能得到救恩。主阿!求祢憐憫我們,我們生命裡很需要祢,需要祢的幫助、接納,我們才能做到祢要我們做的工作,求祢幫助。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6日星期二

《動了慈心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他們出耶利哥的時候,有極多的人跟隨他。有兩個瞎子坐在路旁,聽說是耶穌經過,就喊着說:「主啊,大衞的子孫,可憐我們吧!」眾人責備他們,不許他們做聲。他們卻越發喊着說:「主啊,大衞的子孫,可憐我們吧!」耶穌就站住,叫他們來,說:「要我為你們做甚麼?」他們說:「主啊,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!」耶穌就動了慈心,把他們的眼睛一摸,他們立刻看見,就跟從了耶穌。」
太20:29-34

信息分享:
耶穌成為人,那時面對大批群眾,其實有很多試探和挑戰,作為普通人,祂可能喜歡越來越多人跟從祂,眼目很容易集中在群眾。耶穌雖然是人,祂的靈還是跟隨神,所以雖然有很多群眾,祂重視的不是群眾,祂重視的是生命,在群眾中祂留意到一個呼喊,是群眾不會發出的。

那呼喊帶著很強烈的呼求,亦帶著謙卑的心求神憐憫,耶穌聽見了,也同時聽見眾人責備他們,不許他們做聲。眾人覺得他們是多餘的,阻礙耶穌講道、做事,因此攔阻他們。他們的反應是越來越大聲、越來越強烈,耶穌開始有反應,到此時耶穌才有反應,因為祂要看人的心。

有時候我們呼求神,剎那間我們很迫切,但轉眼間又放下。究竟迫切在那裡呢?是否真的需要、真的迫切呢?這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,神有時候不是立刻回應我們,祂要看我們的反應,看我們的心,是否迫切到不斷呼求。

的確,我們的信心亦影響著我們是否能不斷呼求,求了幾次沒反應,不求了,不知神理會不理會,或者環境不順利,就不求了,求了更差。這兩個瞎子也有這樣的處境,但他們的態度卻是越發迫切,耶穌看見他們內心真正渴求,因此耶穌就站住,叫他們來。耶穌並不是立刻醫治他們,耶穌問他們:「要我為你們做甚麼?」

耶穌要再次肯定他們內心的渴求,他們的需求是否真實,他們回答說:「主啊,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!」這是他們心底的渴求。當他們這樣說,耶穌就動了慈心,耶穌不是看見他們瞎眼,在路旁乞討就動了慈心,當時其實有很多這樣的瞎子,耶穌沒有都動了慈心。耶穌一直觀察,直到他們這樣說,聖經才記載耶穌就動了慈心。

耶穌動慈心不是一般人的同情心,同情心是你看見人很可憐,所以你同情他,耶穌不是這樣,神的眼裡不是同情心,神的愛是慈悲心、慈愛心。慈愛心和同情心不同的地方,就是慈愛心需要人回應,表達的態度,表達出他的信,耶穌就動了慈心。

很多人錯了,以為神很有同情心,他若很慘,神就會幫助他,沒有這事。當罪惡臨到世上,慘變成必然的事實,神只是憐憫這些人,將救恩給人,看他們的反應,然後才會動了慈心,有拯救的行動。這世上很多人,你可能都覺得他們很可憐,求神幫助不要只停留在同情,你需要知道那人真的渴求神的幫助、神的救恩,那人真的渴求神讓他裡面能看見,這些人才能蒙神憐憫,蒙神動慈心。

我們面對我們生命的態度也一樣,你要蒙神憐憫,蒙神動慈心,是要看你對神的態度,處境神已全知道,你的艱難神都知道,神要看你的態度和信心,然後才向你動慈心。當人經驗神的慈心、神的拯救,他才能對神有回應,跟隨神。

單是同情幫助人,那人只會感激你,他的焦點不在神。我們要幫助人認識焦點在神,不應在人,所以我們需要在靈裡有這樣的洞察,有耶穌的看見、等候、行動、慈心,才能將人挽回到神面前,讓他跟隨耶穌。

禱告:
「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的生命在地上能成為祢的生命,我們不是單純同情人,我們要有祢的心腸動慈心,將人帶到祢面前,讓人看見祢、渴求祢、相信祢,然後得到幫助,這就是祢的慈心。求祢幫助我們,將我們的性情、感情改變,不要從人的情感出發,乃是從祢的情感出發,使我們能住在祢裡面,又能引導人進入祢裡面。主阿!求祢讓我們看見,又讓我們有行動,因為我們願意跟隨祢。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5日星期一

《他餓了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早晨回城的時候,他餓了,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,就走到跟前,在樹上找不着甚麼,不過有葉子,就對樹說:「從今以後,你永不結果子!」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。門徒看見了,便希奇說:「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?」耶穌回答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:你們若有信心,不疑惑,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,就是對這座山說:『你挪開此地,投在海裏!』也必成就。你們禱告,無論求甚麼,只要信,就必得着。」」太21:18-22

信息分享:
聖經一個很簡單的記載,「他餓了」,當然耶穌不是只有這次才肚餓。為甚麼聖經這一次特別記載他餓了?肉身上耶穌的確餓了,因為祂是人,祂有肉身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,這次肉身的需要有特別的記載,因為耶穌這肉身的需要引發一個很重要的屬靈信息。

「他餓了,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,就走到跟前」,這肉身的需要令耶穌注意到一棵無花果樹,是路旁的一棵無花果樹,這樹吸引耶穌到它面前,希望在樹上找到果子,可以吃用充飢。肉身這需要,引發另一個很重要信息的表達,屬靈的信息。

在聖經裡無花果樹很多時候預表猶太人,神的選民,神到無花果樹前,要找它的果子,可惜這樹只有葉沒有果,很美的外表,生命卻沒有果子,所以不能滿足耶穌的需要,不單肉身上,在靈裡也一樣。

神給人時間、機會,生命作出最有價值的事,每個人的生命價值不一樣、經歷不一樣,在神面前要作的事也不一樣,但都有他的價值。最重要是這價值能否顯露,很多人活了一生,卻表現不出生命的價值,他白費了神給他的日子、機會。所以耶穌對無花果樹說:「從今以後,你永不結果子!」審判到了,沒有機會,生命就要過去。

神渴望我們的生命都要活出價值,生出果子,神給我們多次機會。神有天要走到你面前,要找你生命的果子。此時神的審判臨到,門徒很驚訝。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?為甚麼驚訝?因為門徒沒想過耶穌會這樣審判那樹,並且沒想過神有這權柄、能力。

耶穌在世時,門徒認識耶穌有限,但此刻他們看見耶穌的權柄、能力。因此耶穌對他們說必須對神有信心,不疑惑,朝著神要他們走的方向,就能經歷神的權柄、能力,他們的禱告若帶著這信心,就會經歷這權柄、能力。

人往往只看見自己心裡的要求,但看不見神要做甚麼,更看不見神的權柄和能力,所以我們的信限制於我們的想法裡。耶穌教我們禱告要憑著信,那信不在事件上,是在神,要認定神有這權柄和能力,我們就會經歷神在生命裡的工作。

無花果樹被神審判,已沒有機會,希望我們今天仍在神的恩典中,有這機會可以矯正,生出果子。耶穌很渴望找到果子,祂的渴望如同飢餓,很想在人生命裡找到果子。希望我們認識耶穌的飢餓,認識耶穌會看見,耶穌會走到跟前,耶穌要找到果子。當你有這認識,你真的看見耶穌的權柄、能力。

禱告:
「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看見祢的飢餓、祢的渴想,看見祢在人生命中尋找,人在祢面前必須結的果子。求祢恩待我們,不要閒懶不結果子,讓我們的生命努力追求,以致我們可以讓祢尋找到我們生命裡的果子。求祢祝福我們,讓我們的心有堅定的信,沒有信不能結出果子,沒有信不能在生命裡彰顯祢的能力、榮耀。主阿!求祢開我們的靈,使我們的靈能健壯,能全然相信,相信祢的能力、祢的權柄。求祢恩待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4日星期日

《走路困乏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,名叫敍加,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。在那裡有雅各井;耶穌因走路困乏,就坐在井旁。那時約有午正。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。耶穌對他說:「請你給我水喝。」(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。)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:「你既是猶太人,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?」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。耶穌回答說:「你若知道神的恩賜,和對你說『給我水喝』的是誰,你必早求他,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。」」約4:5-10

信息分享:
耶穌在地上傳道時,曾到了敍加,當時是正午時分,太陽很猛烈,耶穌因走路困乏。耶穌肉身上是人,所以受肉身上的限制,在此中午時分祂很疲倦,因為很熱,也很想喝些水,祂就坐在井旁。聖經記載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,所以當時耶穌是單獨一個人,耶穌疲倦,休息的時候,遇上一個撒瑪利亞婦人來打水。

耶穌對她說:「請你給我水喝。」當時的背景,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是沒有接觸,甚至不會交談。耶穌知道這情況,耶穌竟向她要水喝,當然肉身上耶穌有這需要,但耶穌所做的,卻超越當時一般猶太人的反應,祂的求問其實是要打開機會和那撒瑪利亞婦人對話。

耶穌知道這撒瑪利亞婦人的情況,從祂的對話中明顯耶穌知道她生命的狀態,知道她靈裡需要水,比祂肉身需要水更深,所以透過向撒瑪利亞婦人要水的對話,從肉身上帶到靈性上,讓這婦人知道她需要神。

當撒瑪利亞婦人很奇怪反應時,耶穌引導她,讓她知道她需要祂給水她喝,她需要靈裡的水,活水比肉身上的水更重要。這令撒瑪利亞婦人好奇,這人是誰?為甚麼祂會這樣做、這樣說?因而引發她到神面前。耶穌這行動,也是我們的福音工作很重要的引子。

耶穌傳福音是很生活化,在祂生命有需要時,祂就引導人在靈裡思考,從生活進入靈裡的思考,是讓人能認識神很重要部分。有時候,我們將生活和信仰抽離太遠,人沒法明白我們在說甚麼。從耶穌的經歷,我們看見耶穌的信仰就是生活,祂每天與神同行,祂肉身需要水,同樣祂看見人靈裡需要水。

這種靈裡的觸角、敏銳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,每經歷一件事,我們要在靈裡更多反思、體會,以致我們能在靈裡每天與神同行。事實上由神開始造人直到如今,祂沒離開過人的生活,祂是願意與人同行的神。所以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祂行在人當中,活在人裡面。我們需要認識神,也要這樣與神同行。

耶穌身體疲倦,但祂的心靈沒有疲倦,祂肉身上有需要,祂也沒有否定這需要,卻透過這需要,讓人更多機會接近神,在靈裡更多機會認識神。求神幫助我們也有耶穌這樣的經歷和體會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每天與我們同行,透過經歷每件事,讓我們能更深認識祢,透過我們生活上每個需要、反應,我們都看見祢在那兒,我們看見祢的工作,我們看見祢可以透過我們生活每件事,引導人到祢面前。願祢帶領我們,叫我們的心能常常敏銳祢的引導,叫我們透過每個機會將福音分享,願祢幫助我們有這樣的智慧,將人引導到祢面前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3日星期六

《人子也吃也喝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?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,說:我們向你們吹笛,你們不跳舞;我們向你們舉哀,你們不捶胸。約翰來了,也不吃也不喝,人就說他是被鬼附著的;人子來了,也吃也喝,人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,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。但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(有古卷:但智慧在行為上就顯為是)。」」太11:16-19

信息分享:
耶穌道成肉身到世上,祂真的成為人。感謝神,耶穌是從嬰孩一直成長到祂出來傳道,祂經歷人所有階段。祂成為人,祂沒有將自己放在高位,祂沒有超越人的限制,表達祂是神;相反在人的限制下,祂要帶出真理。

有時候人有個想法,既然耶穌是神,祂應該有超越人限制的能力,甚至超越很多自然定律。從耶穌身上,讓我們看見祂沒有,祂接受神定下的自然定律,所以祂到世上,祂會疲倦、會餓,祂要睡眠、吃食物,祂會和人分享喜酒宴席,也分享人喪事上的哀哭,耶穌生活化地活出真理。

當時的人沒法接受祂是彌賽亞,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彌賽亞是高高在上,因此他們評價耶穌只是貪食好酒的人,又與稅吏和罪人交往,並非宗教領袖。這正是我們對一些弟兄姊妹或牧者的要求,我們好像要求他們不吃人間煙火,不會犯罪,不會軟弱,聖經沒這樣的啟示。

從耶穌的身上,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信仰是生活的信仰,我們每天每件經歷,連吃喝也是與神一起經歷,所以耶穌說:「智慧之子總以智慧為是。」在神裡面的智慧,就是在日常生活裡顯出真理,因為敬畏神。在吃裡,你可以顯出真理;在喝裡,你可以顯出真理;在快樂時,你可以顯出真理;在憂愁時,你可以顯出真理,因為你敬畏神。

這是我們與人不同的地方,也是耶穌與眾人不同的地方。我們感謝神,耶穌將真理這樣顯露出來,所以不要埋怨我們經歷的事情,不要埋怨生活上有多少問題、多不暢順。當你好好活在你的生活裡,用敬畏神的態度活著,真理就從你的生活裡顯露出來。

人不是要看見超越普通人的偉大聖人,人要看見的是平凡卻顯出真理的人。我們感謝神,耶穌也吃也喝,讓我們知道祂真的謙卑成為人,卻顯出神的真理。求神幫助我們也能認識,使我們的生命如此將真理顯露出來。

禱告:
「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每天活著能與祢同行,叫我們知道在不同處境裡,我們要顯出祢的智慧、祢的真理。神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在每天平凡生活中,都看見屬靈的事,看見祢的作為、祢所動的工,叫我們的靈能湧躍、平安。主阿!求祢祝福我們,讓我們能懂得珍惜每天的生活、享受每天的生活,因為祢與我們同在,祢在何處,那處就屬天、屬神的。求祢幫助我們也過著屬天的生活,因為祢在這裡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2日星期五

《憐憫他們困苦流離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於是對門徒說:「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」太9:35-38  

信息分享:
在耶穌的年代,傳道的方式是很艱難,祂沒有各樣輔助器材,沒有擴音器、咪、車輛等等,祂只能用祂的腳、祂的手、祂的口傳講天國的福音。耶穌在這樣生命限制下工作,所以聖經曾記載耶穌走路困倦,很疲累。但無論祂身體多疲累,聖經這記載很特別,「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」。無論祂多辛苦,祂的心不疲累,祂的心仍然帶著憐憫。

耶穌看見許多的人,可能與今天很多佈道家的看見不同,很多佈道家看見許多的人可能很高興,因為許多。耶穌不是看見人數,耶穌看見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;所以就憐憫他們。耶穌看見的是人靈裡的狀態,困苦流離、沒有出路、漂泊,不知方向、目標,不知自己想怎樣的狀態。

耶穌描述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,沒有人幫助、帶領他們,所以活在困苦的狀態。人常常覺得生活艱難,很多事不順利、困難,人忽略了一點,真正的艱難不是環境上,乃是心靈上。耶穌看到,所以祂有反應、感覺、憐憫。我們看見甚麼呢?可能我們看見的只是外在的世界,看見人的表面,問題的表面,看不見人靈裡的狀態,所以我們沒有憐憫的心,也沒有催迫的心。

耶穌不單憐憫他們,耶穌也感到焦急,因為做工的人實在太少。耶穌看見許多人的需要,就對門徒說:「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換句話說人必須奉差遣才能傳道。沒有被差遣,人做不到靈裡的工作,表面上講福音,但他的生命沒法有耶穌的憐憫,沒法進入人的靈裡,宣講神的福音,沒法引領人到神面前,沒法知道甚麼人是神已預備、揀選好,去收那些莊稼。

沒有靈裡的洞悉、力量,人沒法做好這工作。耶穌工作是有果效的,因為祂靈裡有這樣的洞悉、力量,因為祂與神同工。我們靈裡的狀態完全可以反映出來,就是我們作的工有沒有效果。我們有沒有憐憫人的心?有沒有催迫、強烈的負擔需要為神工作?若果沒有,我們靈裡仍未能夠與神同工。

耶穌說:「我父做事直到如今,我也做事。」祂與神同步工作,所以祂能完全帶出工作的果效,因祂的心不同。憐憫是沒法製造,也沒法假裝,憐憫是發自內心,你必須感受到別人的困苦,而你能明白、接受,然後你有感動,你需要伸出你的手,這就是憐憫。

耶穌作為人,祂不是憐憫人生活艱難,憐憫人沒錢、沒飯吃。不是,耶穌的憐憫是憐憫人裡面的缺乏,比肉身的缺乏更大。你看見嗎?每天你看見甚麼?若我們的眼睛只看著自己,不是看見許多的人,不會有憐憫的心腸,不會像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做神的工作。我們要用我們有限的人生,有耶穌的心腸,以致我們能被神差遣,去做神的工作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因著祢的憐憫,我們才有機會領受福音;因著祢打發工人,我們才有機會聽到福音;因著這些工人能與祢同工,我們才有機會相信耶穌,領受救恩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提升我們靈裡的力量,叫我們像祢看見許多的人,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,以致我們靈裡有憐憫的心腸,激發我們有願意為祢作工的心。主阿!求祢打發我們,因為祢回來的日子已到,求祢打發我們 盡快工作、盡快收割,滿足祢的心意,又讓人能得到福音的好處,進入祢的國裡,求祢幫助我們。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1日星期四

《伸手摸長大痲瘋的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,向他跪下,說:「你若肯,必能叫我潔淨了。」耶穌動了慈心,就伸手摸他,說:「我肯,你潔淨了吧!」大痲瘋即時離開他,他就潔淨了。」可1:40-42

信息分享:
每個人都想自己人見人愛,所以害怕被拒絕,被人拒絕是很痛苦的事,或被人不接納是很痛苦的事。長大痲瘋在當時是無法醫治的嚴重傳染病,所以在舊約時,有很嚴厲的規定,他們不能接近人群,要住在村的外面,免得傳染他人。他們的身體標誌著他們的污穢、不潔淨,皮膚潰爛也令人感到害怕,他們生活在這樣狀態裡,長年被人遺棄、忘記,他們心靈裡的痛苦比肉體上的痛苦更大。

這人心裡卻有個信心,若他求耶穌,耶穌必能叫他潔淨,他有這信心,他到神面前,在耶穌面前謙卑跪下,他不是呼求神潔淨他,他的呼求帶著謙卑的心,「你若肯」。我們求神很少帶著這樣的心,我們只是求,渴望得到,但沒尊重神,究竟神是否願意。

他有這信心,亦帶著謙卑。此刻耶穌看見這人,他表面上不可愛,但他的心卻令耶穌受感動。耶穌當時面對千萬病人,患大痲瘋也不是只有這人,耶穌不是全部都醫治。耶穌看見他,就憐憫了他,動了慈心,因這人是帶著謙卑到神面前,他的心觸動耶穌的心,祂的愛就在這人身上散發。

聖經簡單記載「耶穌動了慈心,就伸手摸他」。沒有慈心,不會有這動作。耶穌要醫治,叫他復原,耶穌說一句話已可以,但耶穌作為人,看見這人的情況,看見他的心,祂的心受到感動,化成行動,就伸手摸他。這摸表達耶穌的接納、寬恕、愛,耶穌不單醫治他的身體,更重要醫治他的心靈,所以摸他,讓他的心得醫治。

有時候我們需要神這樣的觸摸,我們不是理性上知道很多道理,我們要感受到神的心,感受到神的觸摸,以致我們裡面得到完全的釋放,因為神接納我們。無論我們多麼被人厭棄、拒絕,甚至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的時候,神仍然可以帶著慈愛,觸摸我們的心。

耶穌這行動,將這人的生命完全釋放、醫治,他的心改變,他的身體就有改變。當他被耶穌觸摸以後,耶穌說:「我肯,你潔淨了吧!」神的話語帶著能力,能醫治,所以這人被潔淨了。我們需要看見耶穌的心,我們也要用我們的心觸摸耶穌的心,又讓耶穌的心觸摸我們的心,讓祂的心發出行動,觸摸我們的心,使我們在祂裡面得潔淨。從耶穌身上,我們要看見神的慈心,生命才會有盼望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愛我們每個人,感謝祢不是用我們的方式愛我們,祢用祢的心愛我們,祢的心觸動祢的手撫摸、醫治。主阿!求祢赦免我們心裡太多剛硬、不信、驕傲,以致我們很少謙卑到祢面前,求祢撫摸、醫治。主阿!求祢幫助我們,讓我們的心靈在祢裡面得到潔淨,因為祢動了慈心。求祢憐憫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

2016年2月10日星期三

《禁食四十晝夜就餓了》

下載此靈修信息:http://1drv.ms/1nVuKCx

經文:
「當時,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,受魔鬼的試探。他禁食四十晝夜,後來就餓了。那試探人的進前來,對他說:「你若是神的兒子,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。」耶穌卻回答說:「經上記著說:人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」」太4:1-4

信息分享:
這幾節經文讓我們更多認識耶穌,也多些正確的觀念。作為人,耶穌禁食四十晝夜,聖經記載祂「就餓了」,好像很簡單、必然的事。經文讓我們知道耶穌沒有例外,祂是人,祂會餓,耶穌正在做屬靈的事,禁食四十晝夜,為了出來傳道,要面對十字架,要預備自己的生命,祂在神面前安靜四十晝夜。

祂是人,祂同時是神,祂尚且需要預備自己的生命,祂靈裡、身體、心靈的力量都要作準備,作將來要做的工作,祂在做屬靈的事,但祂肉身上仍然有需要,按著自然的律發生,祂餓了。有時候有些基督徒有些錯誤的觀念,就是覺得他正在做屬靈的工作,神必定幫助他解決他一些需要。

所以有些人可以不睡眠的工作,以為他做神的工作,就有力量勝過不用睡覺;又有些人做屬靈的工作,不吃食物,以為神會幫助他不用吃東西。這些觀念完全是錯,很多時候神的工作不會違反自然定律。耶穌禁食四十晝夜,身體有需要,肚餓是很自然的事,祂雖然是神的兒子,祂在地上仍然受著肉身的限制。

此刻撒旦來試探耶穌,牠拿準機會和時間試探耶穌,牠的試探非常直接,就是耶穌第一個很重要的需要,祂餓了需要食物。表面上這試探好像沒甚麼,以耶穌的能力,將石頭變作食物,不會不成。為何這是試探呢?因這明顯違反了自然定律,耶穌若運用神蹟似乎是為滿足肉身的需要,這是試探。

祂有這能力才有這試探,撒旦知道耶穌能做到,撒旦希望當祂滿足祂肉身的需要,就破壞這定律,破壞祂靈裡純潔的心。撒旦知道耶穌這時正面對,人肉身自然需要的誘惑。有時候我們會給自己太多藉口,「我需要這東西,我又不是做甚麼惡事,只是我需要這東西而已。」

但當這需要大至超越你不該做的界線,為滿足需要你仍然超越,這就成為你的罪。這界線是甚麼呢?耶穌說:「經上記著說:人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」。界線在人太看重肉身的需要,因而忽略靈裡的需要。這界線很重要,耶穌不是說我們不用吃食物,耶穌說的是我們不應太看重肉身的需要,最重要是靈裡的狀態。

因此聖經才會說屬肉體的基督徒,因為我們太容易被肉體控制、牽制我們的生命,所以我們的靈性沒法突破。禁食是超越肉體的操練,當然我們不是為禁食而禁食,重要是我們靈裡面若有感動,需要專注在神面前,對付自己肉體的情慾,就必須經過禁食。

當你靈裡強壯以後,你就能不倚賴食物,可以超越食物。我再次強調我們不是不需要吃食物,只是不要被少吃一餐的恐懼所威嚇,被我們少吃了就會出問題的恐懼威嚇,「人活著,不是單靠食物」。原來我們裡面更重要的力量,是靈裡的力量。

耶穌這試探,表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,就是祂的靈控制著祂的魂、祂的心、祂的身體。只要你的靈做到這點,你的肉身活著就能彰顯出神。耶穌作為人,祂做到了,我們都需要學習跟隨祂,用靈管理身體,不是任身體控制靈和心,所以我們沒有藉口,說我有需要。

耶穌能勝過,完全靠著神的話語。很多時候我們面對試探,我們只是祈禱,這絕對不足夠,必須用神的話語對抗試探,才有能力勝過試探。單靠禱告,你已禱告很多次,你仍然失敗,你的心必須有神的話語,活在裡面,有神的話語成為你的食物,你才有力量面對所有攻擊、試探。

耶穌給了我們很重要的示範,人必須將神的話語成為他的食物,進入他生命裡,經過反覆思想、吸收,隨時能運用神的話語,他的生命才有力量。若你面對生命種種問題卻想不起一句神的話,你裡面是空的。你生命何來力量?求神幫助我們,讓耶穌這經歷也成我們的經歷。

禱告:
「神阿!感謝祢!感謝祢在我們生命裡教導我們怎樣活著,在祢面前要活得有意義,在祢面前真正活著,除非我們靈裡強壯和活著,否則我們與世人無異,仍然靠肉體行事。求祢祝福我們,讓我們的生命在祢裡面,以祢的話為我們的糧食,祢的話成為我們生命的力量,使我們能戰勝各樣試探。求祢引導我們,叫我們的生命每天都成長,叫我們的靈每天都強壯。願祢賜福我們,叫我們不活在恐懼的威嚇下。求祢祝福我們,聽我們祈禱,是奉靠主耶穌名求,阿們。」